第21章 組建集團軍,B-52轟炸機面世(第1/2 頁)
在編制面,孟想一共準備了三套,也分為三個等級。
重型合成師、中型合成師、輕型合成師。
在這三個等級的師級部隊當中,每個師都屬於大編制,在兵力最低都是兩萬人起步。
其中重型合成師以坦克為主要作戰兵器。
下轄兩個裝甲旅、一個機步旅、一個遠端炮兵旅、一個作戰支援旅、一個後勤保障旅外加旅部,共計6個旅的兵力。
其中每個裝甲旅下轄4個坦克營,裝備的也不再是BT-7坦克。
而是一步到位裝備T-54主戰坦克,這也是二戰結束後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哪怕到了21世紀,這款坦克依舊還有第三世界的國家裝備。
放在這個年代,對於各國的坦克來說都是碾壓。
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電子裝置落後,觀瞄系統簡陋。
但它的優點也很明顯,操作簡單,耐操。
也很適合在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當中作戰。
機步旅由於並沒有合適的步兵戰車,二戰後蘇俄研製的輪式步兵戰車又無法配備坦克作戰。
至於經典的BMP-1步兵戰車更是要在66年才服役。
所以孟想選來選去只能選擇美製的M59裝甲運兵車,與1953年開始定型。
而有著戰場計程車之稱的M113裝甲運兵車還要在1960年才服役。
不過總體來說也比M2、3半履帶裝甲車要好不少。
至少M59是全履帶式裝甲運兵車,還具備兩棲能力。
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具備反坦克能力,無法伴隨坦克作戰。
但是在這個年代來說,倒也已經夠用了。
而遠端炮兵旅則是下轄四個自行火炮營、一個遠端火箭炮營。
裝備由美軍戰後研製的第一代自行火炮M44自行榴彈炮以及M52自行榴彈炮,口徑分別是155毫米和105毫米。
火箭炮裝備的依舊還是BM-13喀秋莎這款經典的火箭炮,主要是便宜又好用。
作戰支援旅主要下轄裝甲偵察營、反坦克營、自行防空營、通訊營、工兵營等,為部隊提供全方面的作戰支援能力。
而後勤保障旅則是整個師的後勤大管家。
下轄維修營、運輸營、補給營、衛生營等。
整個師包含前線作戰部隊、炮兵部隊、作戰支援部隊、後勤保障部隊。
具備獨立完成軍事任務的能力。
可以這麼說,每個師都可以獨當一面,而且各師之間亦可以配合作戰,相輔相成。
這也是孟想設定這三個師級編制的意義所在。
中型合成化師在編制和重型合成化師很相似。
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型合成化師裝備一個裝甲旅、兩個機步旅,少了4個坦克營,多了三個機步營。
輕型合成化師則是一支摩托化步兵師。
下轄三個摩托化步兵旅、一個炮兵旅、一個作戰支援旅、一個後勤保障旅。
其中炮兵旅以拖曳式火炮為主,裝備的也是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
作戰支援旅則是增加了一個坦克營。
而摩托化步兵旅還裝備了大量的輪式步兵戰車,一樣具備一定的突防能力。
主要還是用來配合中型師和重型師作戰。
也具備完成一些低烈度的軍事任務。
目前孟想手中一共有9個步兵師。
其中第1、2師將改編為重型合成化師。
第3、4改編為中型合成化師。
剩餘的5、6、7、8、9五個師將改編為輕型合成化師。
他只有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