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五十年代女配只想搞科研 (57)(第1/2 頁)
1965年冬。
白家又來信了,還夾帶了一張帶著拼音的信紙。
大堂哥家的兩個孩子都去鎮上讀書了,這是狗蛋寫的。
語氣不是很通順,字很醜,還有很多錯別字。
不過,小學一年級寫的信,要求也不能太高。
顏書連蒙帶猜,總算弄清楚了上面的內容。
狗蛋說,連環畫很好看,村裡的孩子都很羨慕他們。
他問顏書,可不可以將連環畫借給村裡的孩子看?
他還說,糖很甜,他分到了六顆,每天舔一口,肯定能吃到明年。
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每天都吃到糖了。
語氣很得意,估計是覺得自己很聰明。
信上說,妹妹的花棉襖很好看,妹妹穿著去村裡轉了一圈,現在全村的孩子都在羨慕妹妹。
他還說以後也要和姑姑,還有小堂叔一樣,長大了進城當工人。
等他賺了錢,就天天買糖吃,還要給小侄女扯布做花棉襖。
信的最後還在抱怨,說是小堂叔給他們寄回去的作業,他根本就看不懂,能不能換成沒有寫過的本子?
白爺爺也在信中說,兩個孩子好像還沒有開竅,下河摸魚,上山追兔子跑得比誰都快。
一碰到讀書的事情,腦子就跟塞了棉花一樣。
今天才認的字,回去睡一覺,明天又不認識了。
好在現在白家的孩子多,就算大堂哥家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還有二堂哥和三堂哥家的孩子。
兩個大的去了鎮上讀書,老爺子就將幾個小的喊過來跟著他認字。
老爺子堅信,白家人有讀書的天賦,顏書和小石頭就是最好的證據。
朗朗的讀書聲從山腰處傳開,偏僻的小山村好像也染上了幾分文氣。
白家人每隔幾個月,就會收到一個京城寄回來的包裹。
就算白家人不說,孩子們吃的糖,還有身上穿的新衣服,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
不僅齊山村的人看著眼熱,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眼熱。
聽說,最近幾年,附近幾個村子送孩子去讀書的人家比以前多了好幾倍。
尤其是今年,還有兩個女娃也被送去了學校。
他們也希望自己家裡能出一個白書,就算沒有白書這麼出息。
只要能進城當工人,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就像白家一樣,出了一個白書,整個白家都能跟著沾光。
白家寄過來的棉鞋很暖和,也很合腳。
風乾雞和兔子都很香,白爺爺說,兔子是狗蛋用套子套住的。
小屁孩雖然讀書不行,打獵佈置陷阱倒是很有天賦。
*
白黎從邊疆回來了,將四合院賣給顏書之後,又回了邊疆。
聽說,他在那邊找到了人生的真諦,以後都要留在那邊建設邊疆。
當年,林珍珍被送進秘密研究所之後,白黎還頹廢了一段時間。
他覺得自己識人不清,錯過了顏書姐弟這樣的天才,卻把林珍珍這樣的怪物收為了養女。
後來在姜舅舅的忽悠下,帶著林平平投入到了邊疆的建設當中。
那邊確實很苦,和京城自然沒法比,可那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前幾年,姜舅舅在顏書的建議下,在邊疆建了研究所,還陸陸續續建了廠。
很多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還是顏書幫忙介紹過去的。
這個年代的人都很熱血,對於建設邊疆都很熱情。
白黎是這樣,很多大學生和知識青年也是這樣。
他們有著一腔的熱血,很多人去的時候,都沒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