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5 頁)
的碧草,乾絲萬縷,無限悽迷。欠久的,久久的無言憑欄而立,卻沒有人能體會到他的心意。
最終他終於離了闌干,下了高樓。本打算排解這疏狂的情緒,但縱然面對美酒歌舞勉強的去尋歡作樂,卻終究還是毫無滋味。看來人世之間,終究還是真情可貴,縱然因為相思而衣帶漸寬,日益消瘦,也絕不後悔。
此時聚集在酒肆大堂內外的皆是讀書士子,對文字的感悟力極深。隨著樂伎投入的歌唱,太平所見皆是他們腦海中所見,一曲歌罷,本是鬨鬧的酒肆大堂竟然有了一段神間的無言沉寂。
文字上的東西,好壞之間高下立判,與剛才那兩首四家詩比起來。這首曲子詞真不知強了多少倍。但真個聽完之後,大堂裡反倒沒有了刻才那兩首唱罷後所起的喧鬧了。
一切只因為眾人不免或多或少的受了詞境的感染,歌唱雖罷,那份無言的情緒卻難一時散盡。良久之後,才有一人長聲嘆道:“好一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懌,此詞一出,天下相思言盡於此矣!”
此人一開言,便引來許多附和之聲,就連那些國子學生也是唇舌喏喏之後,終究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言語。
在大堂內的一片議論聲中,太平注目唐松,“所思者誰?竟讓你憔懌如斯?”
總有一些感情不願與人分享,總有一些人只願深藏心底,不願向人提及。聞問,依舊是一臉蕭索的唐松輕淺一笑,“思所思之人,雖苦亦樂!”;
說了卻等於什麼都沒說,輕紗覆面的太平哼了一聲,似是不屑再問。
雅閣中接連又有歌女走出,隨後的三人中除一人唱了四家詩之外,其她兩人皆歌的是曲子詞,如此待六人唱罷,居然正好是以三對三,平分秋色。
雖是平分秋色的局面,但當第六個歌女唱完四家詩後,國子學生的讚歎聲卻小了很多,喧譁喝彩時的氣勢更是低迷到了極點。
此前不管是四家詩還是曲子詞皆是名聲在外,尤其是四家詩藉助於八老的光環更是被溢美到了極處。但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遭真刀真槍你一首我一首的唱出之後,那直觀的對比就太強烈了。
一個是巔峰神作,一個是二流乃至於三流作品,這中間的鎢溝在直觀的對比下**裸的被揭露出來後,即便是力挺八老的國子學生也無法指麇為馬。
這場鬥詩進行到現在雖然局面上是個平局,但在氣勢上,在給觀者的審美享受上,那本詩詞集卻早已風雷閃電的將四家詩殺的丟盔棄甲,一騎絕塵狂飆千里。
但既是鬥詩,而且是如此重要的一場的鬥詩,最終總是要有個結果的,是以當第七位,也是最後一個樂伎從雅閣裡出來時,整個酒肆大堂內外已是落針可聞,幾乎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樂伎身上,集中在了樂伎圓潤的紅唇上。
這家酒肆是貢院外最大的酒肆,亦是神都最富盛名的酒肆之一,在這樣一家酒肆中鬧出了這麼大一場動靜,且在場計程車子如此之多。可以說這一場鬥詩的結果必將很快傳揚開來,也必將成為八老與唐松新一場爭端的最終結果。
第一次迷思園詩會,唐松穩勝一籌。這一次的結果又將如何?
這是神都近來最惹人關注的話題,而答案就在這位樂伎身上,就在這個樂伎口中。
酒肆大堂內的氣氛無聲的緊繃起來,被這麼多人目光灼灼的盯著,縱然是這個見慣了大場面的樂伎也有些吃不住了,以至於她開始撥弄琵琶時,因為手顫而使伴音有些發飄。
就在這發飄的琵琶伴奏下,樂伎曼聲歌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蟑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