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九段大國手秦楷(第1/2 頁)
魏不徇來了興趣:“此話怎講?” 雖然說本朝不比先帝明宗一朝,但整體來說也延續了先帝一朝的很多東西,就算不如先帝一朝,總不至於連剛剛崛起的金帳王庭都比不上吧? 本朝有不少人,都曾是先帝一朝的官員,甚至有人是那個時代的締造者。 可以說是他們,延續了高祖皇帝、顯宗皇帝之後的大唐盛世,開創了為期二十年的建康盛世。 大唐歷經三任皇帝,近百年曆史,浩浩大唐,再沒落,還比不過興起不足二十年的金帳王庭? 秦楷掰著手指頭說道:“這四樣再說簡單點,就是國威、軍隊、民生、國土。” “整個天下,除開我大唐,他金帳王庭又怕誰?僅僅二十年時間,整合四大家族,東征西討,已然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國威在北方,已不輸大唐。” “軍隊呢,我唐軍曾經確實強悍,但如今常年在打仗的,也就北境邊軍,還有姜王的蒼州軍,人數加起來也就二三十萬,而金帳王庭的軍隊,連年征戰,全民皆兵,我可以拿我這顆不值錢的腦袋擔保,金帳王庭的軍隊,更不輸我大唐。” “至於民生,金帳王庭我暫且不知,但咱大唐,在這長安,天子腳下!都能發生如此嚴重的貪腐問題,還有駭人聽聞的伢子生意,那這座天下,又如何?” 魏不徇看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秦楷:“那國土,他金帳王庭還能與我大唐媲美?” 秦楷遙望北方:“你沒去過北方,你不知道,在邊境以北,還有更大的疆域,只不過人少而已,如今金帳王庭東征西討,佔領了許多地盤,國土面積,已經在直逼大唐,這是一步大棋,一個術士的大棋,而這個術士,我猜是那位北蠻正使。” 魏不徇問道:“按你這麼說,他金帳王庭已經成長為大唐最大的敵人,那為什麼離淵之戰後,金帳王庭主動賠償議和?我要是那位大汗,我就不議和,接著打唄。” 秦楷撿起棋子:“我說了呀,那位術士在下一盤大棋,以賠償議和入京,以拓跋少主謀國比,都在他的謀劃之中。” 魏不徇細思起來:“那金帳王庭圖什麼?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秦楷看著下方傳棋少年傳回來的最新兩步棋:“圖那看不到的氣!國比的勝負賠償,看起來金帳王庭虧死了,畢竟贏三場,也才得到一個離淵城而已。” “可這個比,比掉的是大唐最後的氣,從此往後,大唐無氣可循,金帳王庭便可長驅直入,暢通無阻,一統中原。” 魏不徇緊緊盯著棋盤:“你又開始故弄玄虛了。不過我也大概聽明白了一些,真如你所言,國師不會看不到。” 秦楷嘿嘿一笑,一改剛才認真模樣:“那我不知道,我就說出我同為術士的看法而已。” 魏不徇環顧四周:“以後啊說話悠著點,當心隔牆有耳,你剛才的話,九條命都不夠活。” 魏不徇又低聲問道:“照你這麼說,你覺得該如何破解?” 這場景,像極了某位不信鬼神的人,突然被忽悠住了,然後好奇的詢問該如何去掉自己身上的鬼煞。 秦楷給鼻子抓了抓癢:“我道行太淺,能看到這一步已經不錯了,我上哪知道怎麼解去啊,不是有國師嘛,大唐第一術士!” 其實秦楷的話還沒有說完,依他之見,從他勝了那鐵木達達起,這件事情,就已經開始偏航了。 而魏不徇這個大唐正四品官員,也不知道,能看到這一步的術士,屈指可數。 長安城中能推演至此的術士,國師和大先生算兩人,那個玄武山的小真人陳下山算一人,再加秦楷,不過區區四人。 不過也不敢武斷,興許長安城裡某個糟老頭子,也能看出來。 接下來的棋下的很慢。 平均下來,一刻鐘才兩步棋,後來更是離譜到半個時辰兩步棋。 夕陽西下,太陽已經準備落山了,那盤棋才至中盤。 而全長安的‘解棋者’都無語了,因為這盤棋,沒什麼可講的,下的毫無章法。 但細數下來,兩人佔地卻是差不多。 魏不徇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準備離開,“我是看不懂了,這棋沒什麼意思,我準備打道回府了。” 秦楷細細望著棋盤沉思,沒有注意魏不徇。 魏不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