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頁)
而且一曲成名。
蕭凱覺得,其實蘇寒的這第一首歌,已經奠定了她贏得比賽冠軍的基礎。
只是世事曲折,娛樂圈更是一個峰迴路轉,處處充滿戲劇性的地方。
後來蘇寒與隊員發生糾紛,被節目組退賽。
關於那場糾紛,網路上各種營銷號都有報導,但其中相關細節和來龍去脈卻沒有一個靠譜的。
蕭凱雖然踏入這個圈子也並不長久,但網路上的斷章取義、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也見了不少,深知,往往看起來無辜的,並不一定真的無辜。相反,眾矢之的,也並不一定真就「罪大惡極」。
他見到的,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目光清澈,看人直接,用清冽乾淨的嗓音唱著:
我在陽光中醒來,
思考自己什麼時候可以離開,
也許明天,
也許趁著今天陽光正好。
我丟失了自己的舊吉他,
所以唱歌的時候不能再彈它。
有人撿到嗎?
它身體上有時間不小心劃下的傷疤……
……
就像漫不經心地講一個小故事。
那位導師聽完之後,激動地說:「你……你這幾年躲到哪裡去了?!」
不過是一句「璞玉蒙塵」、「求才若渴」地感嘆,蘇寒卻很認真地回答:「之前一直在唸書。」
她總是耐心地回答每一個人的問題,雖然有時言語零落簡單,但很認真。在她身上能看到良好的教養。
蕭凱覺得這首如同現代小詩一般的歌曲寫的很好,網上卻有人說歌詞白話膚淺,像小學生寫得流水帳作文。
於是又有了《歸江湖》:
白雲蒼蒼,江水泱泱,
富春渚上,月初落,潮未還,
我裁一匹清風,烹梅煮酒,
你剪一段時光,化木成舟
可能山高水長,歸江湖……
……
除此之外,她會演奏的樂器,多得讓人驚訝。
蕭凱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整個網路會開始攻擊她沒學歷,沒文化?
大概人們都太擅長選擇性失憶了。
蘇寒身上還有一種矛盾又和諧的氣質——站在舞臺上唱歌的她彷彿會發光,耀眼逼人,但回歸到現實的她,又變得安靜淺淡,像靜靜開放的小花。
那是一種與她年齡不符的沉穩和冷然。
這是蕭凱最大的感受。
她在舞臺上的話很少,回答主持和評委導師的提問也非常簡短。
但沒有人會因為她的安靜而忽略這個女孩,說蘇寒這個名字直接代表了今年整個夏季的《新歌聲》也毫不誇張。
甚至她在舞臺上被當場宣佈退賽時,除了剛剛聽完訊息時眼中一閃而過的怔忪和詫異,餘下的時間,她始終維持著應有的禮貌和一貫的冷靜淡然。
主持人問她,最後有什麼想說的嗎?
她略猶豫了一下,很平靜地問:「一定要說嗎?」
主持人大概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難得地愣了一瞬,說:「不是一定,但你沒什麼想說的嗎?」
蘇寒搖頭,說:「沒有。」
主持人不死心地問:「對喜歡你的歌迷也沒有嗎?」
在這裡,蘇寒沉默了幾秒鐘。
然後,她說:「謝謝。」深深地鞠了一躬。
沒有煽情,沒有眼淚,沒有辯解,甚至連明顯的情緒起伏都沒有。
最後,華麗退場。
真的是華麗退場。
讓留下的人灰頭土臉。
蕭凱看到這裡的時候,會心一笑,然後進度條往前拖啊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