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部分(第2/5 頁)
,永不背棄!”
“嗚嗚嗚~~”劉琨如此貼心的話語,竟使得木菟宿邇伏地大哭,這才是真正的中土王朝啊,為弱小種族申張正義的中土王朝!
好半天,木菟宿邇才哽咽道:“陛下有此心意,我家大王必會誓死追隨,外臣還敢斷言,陛下以仁義待人,一旦取得天下,必將重現漢朝萬邦覲見的盛況!外臣這便連夜回返,請我家大王盡出精兵,渡海前來共御暴秦!”
劉琨親自起身,把木菟宿邇從地上扶起,親切的說道:“你一路奔波勞苦,按理說,朕該於大朝會正式與你訂立盟約文書,但如今形勢緊迫,這樣罷,今晚朕設私宴為你接風,明日一早你再離去也不為遲,而且朕也有時間籌備些禮物送與你家大王!”
“外臣。。。。多謝陛下!”如今的木菟宿邇,心裡滿滿的全是感激!
慕容廆卻突然問道:“本將受陛下信任,被拜為大將軍,陛下雖是心懷慈悲,本將卻就事論事,請問你倭人能出兵多少?何時能來?陛下也好早做安排。”
木菟宿邇一口應道:“我大倭國國小民寡,又被秦軍侵略,盡起全國精銳,應能湊足三萬,請陛下與大將軍放心,兩個月之內,必能渡海前來!”
劉琨與慕容廆滿意的相視一眼,三萬先登,足夠用了!(未完待續。。)
第四一六章 逼出來
第二天一早,木菟宿邇帶著劉琨賞賜的厚禮,心情激盪的離開建康順江而下,向著倭島行去。
而荀崧府邸被圍的訊息傳的很快,當天夜裡便傳到了京口,天剛放亮,曾大牛果然親率兩萬騎往建康救援,說實話,郗鑑很不放心,卻沒法可想,這是個陽謀,他沒法坐視荀崧的生死。
郗鑑只能嚴備全城,又在臨行之前對曾大牛千叮嚀萬囑咐,同時傳信給海門,請桓溫領水軍攻打石頭城,起圍魏求趙的效果。
京口方面的軍事安排完全在劉琨的預料之中,其實,領軍作戰就這麼回事,受形勢所迫,在戰術的選擇上並沒有太大的隨意性,所謂料敵機先,無非是利用自已一方掌握的主動權,給敵方下套子,使他不得不穿入,按自已的安排落子,在這方面,雲峰與劉琨都是高手,至於出奇兵破敵,只能偶一為之,在互知根底的情況下,要做到很難!
由京口至建康,僅一百五十里,其間地勢平坦,多為緩坡丘陵,曾大牛並不是沿江西行。
在大江南岸,有江乘、攝山(今南京棲霞山)、直瀆戊、幕府山等多個戰略節點,尤其慕府山乃是慕容部的大本營,一旦被圍住,非但救不了荀崧,自已還可能陷入滅頂之災。
同時,曾大牛也不能跑的太快,必須要配合桓溫攻打石頭城,如果海門水軍不至,他僅率兩萬騎突入建康,很容易孤立無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據他估算。海門水軍會在次日的清晨至正午之間攻打石頭城。綜合以上因素,曾大牛先南下至高驪山,再折向西行。
高驪山是寧鎮山脈東部山峰,長約十二里,山脊渾圓,頂部被側形成峭壁,南坡多灌叢,為設伏阻擊的好地點。
曾大牛半點都不敢大意。但令他虛驚一場的是,高驪山不見敵軍半點行蹤,這使他把目光向西南方投去。
西南方向四十里有一座百丈左右的山頭,高度雖不如高驪山,地形卻頗為類似,名為華山,過了華山,則是一片坦途,再無任何戰略性要地,他不相信劉琨會不在華山阻擊。
一名將領也跟著望了望。不由問道:“曾將軍,您是否懷疑劉琨會在華山設伏?”
曾大牛嘿嘿一笑:“他若放任老子去救荀公。他便不是劉琨,但咱們也不著急,大王留下的一千親衛,最少擋個三五日不成問題,來,全軍原地休息,傍晚用了膳再走也不為遲!”
四下裡轟然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