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臣良將(第2/3 頁)
正盈朝。’
對於這些推薦,李雲澤一個都不允。
他目光示意王承恩,後者當即捧著一張聖旨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孫承宗徐光啟張春孫傳庭溫體仁”
內閣增補了五個人,加上留下的李國普算是夠數了。
這其中孫承宗是東林黨人,而且資格很老,這沒什麼好說的。
可剩下的那幾位,東林黨都不認,頓時就在朝堂之中鼓譟起來。
李雲澤可不是好面子的朱由檢,當即示意鴻臚寺丞“咆哮朝堂,當如何處置?”
“當廷仗。”
“拉出去打!”
大漢將軍們當即應聲唱喏,湧上來將那些大喊大叫的東林黨都給拖出去。
毫無疑問,李雲澤這是在立威。
此時閹黨倒臺,東林黨的大佬們不是掛了就是被去職在家,朝中只有小貓兩三隻。
這就是李雲澤掌握大權最好的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至於說廷仗會讓捱打的人有名聲有面子什麼的,李雲澤壓根就不在乎。
東林黨的這一招能恐嚇朱由檢,卻是嚇不到他。
敢鬧事就打,打到服或者打到死。
“孫承宗為內閣首輔,溫體仁為次輔。”說完之後,李雲澤起身“退朝。”
孫承宗的大名自不必多說,全家殉國的忠臣名臣。
徐光啟大科學家,入閣之後主管工部最為適合。
張春看似名聲不顯,可卻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名臣。
他是舉人出身,與野豬皮血戰多年,擊殺過諸多後金大將。
大淩河之戰兵敗被俘後,與投降了的洪承疇不一樣,選擇了絕食殉國。
有能力又有忠心,當然有資格入閣。
孫傳庭不必多說,明末與盧象升齊名的雙壁。
至於說溫體仁,毫無疑問是個奸臣,可李雲澤卻是選擇了他入閣。
原因很簡單,孫承宗是要被派去遼東出任都師做戰略指揮。
張春也要去遼東做戰術指揮。
孫傳庭要去陝西應對流寇,徐光啟是做技術的。
剩下的溫體仁與李國普,就是李雲澤專門留下做應聲筒用的。
控制住內閣,才能方便李雲澤拯救大明。
回到御書房,李雲澤囑咐王承恩“你去傳旨,詔幾個人回京。”
“滿貴,趙率教,曹文詔,曹變蛟,盧象升。讓他們各自帶領本部兵馬入京。”
崇禎朝能打的名將其實一點都不少,只是都被坑的太慘。
李雲澤提到的這些,都是堪稱頂樑柱一般的存在。
對大明軍隊早已經失望透頂的李雲澤,決心重建新軍。這幾位名將,就是他內定的新軍統帥。
“還有。”
李雲澤想起了那位一直堅持敵後游擊戰的毛文龍“給東江鎮送十萬兩的賞銀,再送二十萬石糧食,御酒百壇過去。你親自去一趟東江鎮告訴毛文龍,朕沒忘記他們為大明做出的貢獻,讓他們好生做事,光復遼東之後必有重賞。”
“再傳旨,起復孫元化為登萊巡撫,總督接濟東江遼東各處後勤事。派遣一隊錦衣衛跟孫元化一起去登萊,把那些搞海運漂沒的魂淡都斬了抄家!”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行禮“遵旨。”
“等等。”
王承恩准備出去的時候,突然想到些什麼的李雲澤叫住了他“你先別出發,先派快馬去叫孫元化回京,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這話一出,王承恩頓時被嚇的雙腿一軟撲倒在地“皇爺萬金之軀,豈可白龍魚服”
“閉嘴,滾蛋。”
隨著一道道的聖旨發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