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觀想與冥想(第1/3 頁)
精神與物質到底是什麼關係?意識和物質何者是本源?
若是鍾明還在藍星,那他會和你談論一下唯物主義的真理性,但現在佐爾格大陸的他恐怕已經沒有底氣堅持唯物了。
這片叫佐爾格的大陸上的眾生們認為,世界並不是純粹物質的,或者說物質和精神都歸於神秘的高能粒子—以太,它是萬物之源,它是衍生出世間一切生死永珍的原初物質。它也演化出了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並遍佈物質界的水、火、土、風、光、暗、冰、風、雷、自然等不同屬性的高能粒子。
所謂自然屬性高能粒子鍾明感覺就是“木”屬性換了個名字,奇怪的是貌似沒有“金”屬性?
這些高能粒子和藍星文學和影視作品裡面的元素差不多,不過這個世界沒有元素的稱呼,都是直接說火屬效能量、水屬效能量、*屬效能量。
巫師們認為自己所居住的這片空間並不孤獨,在可以觸控和直接感知到的物質界之外還有一片更高維度更神秘的精神世界。
當巫師們溝通到精神界後,就可以吸取某種精神屬性的高能粒子,促進巫師們的自身精神力增長。
這種溝通吸收精神界精神粒子的方法,遠比極限壓榨消耗自身精神力後身體的生物能擴充提高精神上限的方法要快得多。
於是巫師的冥想法就孕育而生了,冥想法就是溝通精神界和形成魔力的方法。冥想法包括“觀想”和“冥想”兩部分,分別對應“溝通精神界”和“形成魔力”兩種需求。
巫師透過觀想某些強大存在或者是某種自然現象為主,魔藥、引導手勢甚至是地理環境和天氣環境為輔,使得自身精神力溝通上精神界,從而吸取精神粒子壯大自身精神力。
而魔力的本質是巫師們自身精神力和物質界高能粒子形成的具有精神烙印的特殊能量。
巫師透過冥想來使用物質界的高能粒子,冥想和觀想的區別就是,觀想是“他想”,想象的是除“我”之外的事物;而冥想是“我想”,想象的是自身的形象。
步驟大致就是首先想象自我;然後感知物質界的不同屬性的高能粒子;再想象自身形象和這些高能粒子連結並吸收;其次當這些高能粒子被吸收進身體後還需要打上自身的精神烙印;最後將打上烙印的高能粒子按照特定比例和自身精神力融合就可以形成效果各有不同的魔力了。
魔力成型後儲存在巫師們的意識海。
至於精神的本質是什麼?精神和意識海到底在大腦內還是在某個不知名的更高維度內?目前還沒有巫師能夠系統而精確的給出答案。
在形成魔力的過程中,高能粒子和魔力對巫師的體魄會有一定的反饋強化。但主要還是側重於大腦和精神,強化身體力度有限,遠遠比不上呼吸法對身體的強化。
各種流派的給高能粒子打精神烙印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流通較廣的有“對撞法”、“針刺法”、“誘導法”等等。
而不同冥想法由於吸收的高能粒子種類和與自身精神力混合的比例不同,形成的魔力擅長的法術也不同。
例如吸收水屬效能量比例較多形成的魔力施展火系法術不能說不可以,在法術模型的引導下還是能釋放出來的,畢竟說到底所有屬效能量都是以太演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嘛,但是魔力耗損會多很多,並且釋放速度也要慢很多。如果用吸收火屬效能量比例較多形成的魔力施展火系法術,那麼魔力耗損會大大降低,釋放速度也會因轉化步驟的減少而大大加快。
法術是什麼呢?說到底不過是魔力這種能量的一種利用方式。直接對波扔魔力團也可以說是一種法術,只不過使用效率較低罷了。
法術模型是什麼呢?是一種高效的利用魔力的方式。巫師們把符文當做節點,魔力當做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