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一睹兩千年前的繪畫之美(第1/2 頁)
《後漢書·光武本紀》雲:“厚葬為德,薄終為鄙。”
何為厚葬?
暫時還沒有親自發掘過漢朝諸侯王或者列侯等高階貴族陵墓的陳翰,之前對此是沒有太大感受的。
但是,僅僅這一個漢代低階貴族的墓,就已經能夠讓他窺視到幾分漢朝厚葬之奢靡了。
一塊不過長31米,寬19米的墓室,除去放置一個長近兩米,寬07米的棺材外,已經沒有太大的空間了。
但是就墓室北端這麼點一米長,一米寬的區域內,陳翰幾人卻足足清理出了三十多件陪葬品。
其中一共26件陶器,6件青銅器,2件玉器!
陶器絕大部分都是日用器具,有陶罐、陶壺、陶倉、陶磨、陶灶!
特別是兩組陶灶,附件還特別齊全,帶有釜、煙囪、甑、盆、勺、碗。
甚至,在角落處,陳翰還找到了一件陶井!
在歷朝歷代之中,只有漢朝人的陪葬品會如此齊全,簡直將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環境完全還原了出來。
“嘖嘖,這套陶井也太齊全了吧,井欄、井架、井亭、滑輪、水斗和水田模型都很齊全啊。”
“放現代,這怎麼說也得是個等比例還原的精品模型了。”
陳翰蹲在陶井面前,小心翼翼的用著軟刷將陶井上附著的泥土刷去。
隨著他的動作,陶井前方的水田模型上,漸漸浮現出了一些圖案。
陳翰認真觀摩了一會後,不確定的說道:“這似乎是兩副庖廚圖。”
在一旁清理陶灶的蘇颯聞聲轉過頭來,同樣細細打量起了水田上的圖案。
左邊這幅上是一個頭戴幘,身穿束腰過膝儒衫,袖管挽起,雙手抱著個籮筐,彎腰正在勞作的儒士。
在他身後,有一個像衣架一般的架子,架上懸掛了兩尾魚。
而右邊這幅,則是一個頭戴裹巾,上穿短衫,下穿褲,左手持棒,右手擒住了一隻兇犬。
看形態,似乎是畫的農戶殺犬的情景。
兩副圖,中間被用三條青銅器和陶器上常見的凸弦紋隔開。
蘇颯見怪不怪的說道:“這位製作陶井的工匠,似乎是將兩位正在井邊庖廚的儒士和農戶畫了上去。”
“在漢朝人的觀念裡,靈魂是永恆的,死去的世界和活著的世界是一樣的。”
“所以稍微有些錢財的人,在置辦喪事的時候,都會請工匠將人們生前的生活狀態,畫到陪葬品上。”
“試圖讓逝者在地下,還能夠過著和生前一樣的生活。”
在水田模型上畫上勞作的人,或者正在井邊忙碌處理食物的人,這對於漢朝出土隨葬品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事死如事生嘛,生前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死後世界也應該是什麼樣的。
人家皇帝和諸侯王們有錢有權,可以給自己搞地下宮殿,擺放泥俑陪葬,來將自己生前宮殿裡的情形完全還原出來。
甚至還帶數千兵馬俑拱衛自己,一切都和生前無二差別。
底層的小貴族們,做不到這種程度,自然只能退而求其次。
用繪畫的方式,將生前世界在地底還原出來,也算是一種慰藉。
畢竟在漢朝人的觀念裡,人死後靈魂是不滅的,會繼續在地下生活。
所以你陪葬品是什麼樣,陪葬了什麼東西,就代表了你在地下生活時會是什麼樣的。
這個墓主人的親人為其準備了陶井,說明這個墓主人可能生前比較喜歡這種鄉村生活。
希望死後也可以看到這田園鄉村悠閒的一幕。
這還不止呢!
當陳翰清理到水田模型的另一面時,又是兩副畫躍然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