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信馬由韁(第1/2 頁)
術士的卜算之道,無非是利用已有的條件去推斷出所有可能的結果中可能性最大的那個。
數學上,稱之為條件機率。
拿生男生女舉例。
在沒有任何條件時,生男生女的機率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如果已經生了一個男孩,那麼下一個生女孩的機率也還是二分之一。
如果生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男孩,那麼另一個孩子是女孩的機率就不再是二分之一了。
生兩個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男男,男女,女女,女男,這其中情況的機率均相等。
現在給出的條件是其中一個是男孩,那麼就排除掉女女的可能性。只剩下男男,男女,女男,三種情況,其中男女和女男中另一個孩子是女孩。
也就是說在這個條件下,另一個孩子是女孩的機率是三分之二。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演算法,卻有一大批人不能明白,這就是術士門檻高的原因。
總之,術士就是透過這樣的方法來判斷一件事發生的可能性。
當然了三分之二的可能性並不高,所以並非所有的術士都會直接將這個結果作為最終判斷。
剛入門的的新手術士才會根據這個結果判斷另一個孩子是女孩。
老練的術士則會繼續尋找其他的條件。假如說了解到這家的老人傳統思想特別重,有重兒輕女的思想,兒女又特別聽老人的話。
那麼另一個孩子也是男孩的可能性就會特別大。
再根據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生活習慣等等,才能最終判斷另一個孩子的性別。
這就是有的術士卜算不準,而有的術士卜算特別準的原因。
呂興儀也學過術數,但是學得很淺,連新手小白都算不上,僅僅瞭解一些術士的基本知識。
武鵬飛了解得多些,大抵是因為他說的那個術士道友。
“按那位後輩的說法,每個人都能影響到整個世界的部分走向。可按照另一個道友的說法,所有人都不能影響世界分毫。”
“也可以說是,宿命論。”
“每一個術士在最開始的時候都幻想著自己能預知未來、改變命運。可實際上,即便他們知道未來的事就能改變嗎?”
呂興儀靜靜聽著,就當是在聽前輩講課。
武鵬飛道:“給你講個故事吧。”
故事的主角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術士之一,邵雍。
邵雍是梅花易數的創始人,還寫過皇極經世書,裡面提到過著名的理論:一元等於十二會,等於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元會數盡,天地結束,大道混沌,重歸於無,一元復始,永珍更新。
他對於術數的掌握程度放到整個歷史長河中也算首屈一指的。
有一日,邵雍卜算到自己的花瓶會碎掉。可他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自己的花瓶為什麼會碎。於是他坐在桌前一整天,盯著花瓶。從早晨一直盯到了傍晚。
他的妻子責怪他整日盯著一個花瓶,怒而摔之。
這時邵雍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才是這個花瓶破碎的原因。
可如果自己不卜算到,那花瓶會碎嗎?
“所以啊,這卜算出來的結果,往往因為人的刻意規避而終成。這就是那位道友說命由天定,人不可勝天的原因。”
呂興儀也曾聽過邵雍的故事,只是那時只當是普通的故事聽,一硒而過。
如今再聽武鵬飛的解釋才知道還有這樣的意思。
“哈哈,今日和你說的有點多,這可不是我的本性。”武鵬飛笑著搖頭,平日的自己更似一個老頭子,往路邊一站,就算一日一夜紋絲不動也是常事。像今天這樣侃侃而談反而是少見。
“前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