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5 頁)
邦則因為被流矢所中,在半年後不治身亡。
一個個英雄或梟雄就這樣謝幕退場,不是身敗,便是名裂,真不知是為了什麼。
也許,這得去問秦始皇。
秦主義
秦始皇的屍體運到咸陽時,早已腐臭。
當然要臭的。他崩於沙丘是在七月,葬於驪山是在九月。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長的路,又是熱天,不臭才怪。因此也有人認為,這屍體根本就沒運回去,也不可能運。坐在車裡和埋在皇帝陵的,其實都是替身。12
也許吧,也許。
但可以肯定,無論秦始皇本人埋在了哪裡,他的事業都沒有被埋葬。祖龍雖死秦猶在。劉邦和他的後繼者接手了秦始皇的所有遺產,包括他開拓的疆域,他開創的制度,他開闢的道路,以及背後的理想。
秦始皇也有理想嗎?
當然。13
沒有證據證明,奪取了天下的秦始皇,像當年的周武王一樣舉行了開國大典。但這絕不意味著他是懵懂的。相反,秦始皇清楚地認識到了三點:第一,他做的事情前所未有;第二,他建立的制度將延續下去;第三,他的事業如果成功,將永遠消滅戰爭,實現世界和平。14
如此理想,豈非遠大?
沒人知道秦始皇為什麼會這樣想。也許,作為戰火中成長的一代,他對戰爭有著別樣的看法。在他看來,戰爭是可惡的;而戰爭的總根源,就是諸侯林立的封建制。
秦始皇說對了嗎?
有一定道理。據統計,春秋時期八十多年間,僅鄭國參加的戰爭就多達七十二次以上,宋國的參戰也不少於四十六次。他們進行這些戰爭,有時是要服從霸主的命令,有時是為了自衛,有時則是侵略別人。15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事實上,春秋無義戰。春秋的戰爭幾乎都是侵略戰爭,戰國就更是。抵抗外族入侵的反侵略戰爭也有,但更多的是華夏民族窩裡鬥。開始不過爭當老大,後來就變成兼併別國。也就在前面說的八十多年間,僅楚國一家,就滅了江、六(讀如陸)、蓼(讀如瞭,第三聲)、庸、蕭五國,以及群舒(分佈在今安徽省北部的少數民族)。
其他邦國也不含糊。齊滅萊,秦滅滑,魯滅邾(讀如朱),莒(讀如舉)滅鄫(讀如增)。莒,後來是被楚滅了的。但在這會兒,也不放過兼併別國的機會。16
那麼,這是中國國情,或君主制的罪惡嗎?
也未必,並非君主制的古希臘同樣戰火紛飛。那些獨立、自由、平等的城邦,就像我們的東周列國一樣大打出手。民主制的雅典與貴族制的斯巴達為了稱霸全希臘,爆發了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時間長達二十七年之久,跟我們春秋時期的晉楚爭霸有得一拼。
更不像話的是,為了在這自相殘殺中勝出,他們竟不惜勾結希臘的宿敵波斯。這跟制度又有什麼關係呢?何況城邦制度的希臘,在世界史上原本就是例外。17
相反,從分散弱小的部落國家,到相對強大的獨立王國,再透過戰爭變成統一大帝國,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道路。埃及、印度、巴比倫,都如此。就連羅馬,雖然堅持共和政體五百年,最後還是扛不住。希臘人自己無法完成這一轉變,便只好由馬其頓人代勞。18
歷史潮流,大抵如此。
秦始皇當然沒讀過世界史,也不會去思考人類文明的歷史程序。他的想法可能很簡單:既然君主必不可少,那麼,與其一堆人當國王,不如一個人當皇帝。
這就是秦始皇的主義,秦主義。
秦主義的核心關鍵詞是皇帝。因此,他們為皇帝規定了一系列特權和專用名詞。皇帝下達指示叫制,頒佈命令叫詔,自稱則為朕(周王稱不穀,諸侯稱寡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