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4/5 頁)
放到外任才趕著辦的。不過,現如今廷玉年紀也不算小了,吳知府又升遷去了別處,倒不必再有顧慮,若是有好的,先定下來也未為不可。
崔大姑見姚氏不肯搭茬,不知她心裡是個什麼意思,不過,既然馮家託了她,成不成的好歹得回個話,就開言道:“咱們城裡現管著緝盜、河務的馮汝仁鎮守,太太不知聽沒聽過?他家原本世居在西北為朝廷守邊,南邊打仗才調回來,因平叛有功升任到本地做同知有一年多了,官聲很清。”說完看了看張家太太,見她似乎有些興趣,又接著道:“他家裡一對兒女都正當年,正在議親,前些日子託了我,我思量著,想把你們大房的廷瑗說給他們家少爺。”
姚氏聽她說要給廷瑗提親,不由“哦”了一聲。
崔大姑就笑道:“只你們大房兒媳婦兒要生產,這些日子一直不得空,還沒來得及細說。”
姚氏點點頭,心裡暗自思量起來,又聽崔大姑接著道:“馮家還有位小姐,今年一十六歲,生的粉雕玉琢一般,也是手心裡擎著養大的,卻難得知書識禮,性子又柔順平和——要我說,女孩家相貌也還在其次,至要緊是性子要溫馴,但有了這一樣,旁的進門再教也不晚,就怕性子不好,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那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姚氏聽了崔大姑這一番高論,知道她這是要把馮家的小姐說給廷玉,便仍舊不肯搭話,心說女孩子溫柔順從固然不錯,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就失了天真活潑,卻也過分老氣橫秋了,廷玉又是那樣的性子,只怕不合適。
崔大姑見張家太太也沒個態度,不由心急,又道:“這馮家小姐我是親眼見過的,前面的話句句屬實,若不是馮家立意要選個人書、才學、家世樣樣配的過的女婿也等不到今日,太太看怎樣,不如就相看相看。”
姚氏聞言沉吟了下,道:“不是說給廷瑗提他們家少爺嗎?還是一個一個來吧,別一個不成,倒結了仇,一個兩個都不成才是。”
崔大姑聽了,並無別的話可答,只得笑道:“若是都成了,倒是一段佳話。”
廷瓏在房裡躲了半晌,一直不見崔大姑回來,就很怕她羅唣母親,累她勞神,忙又匆匆折回正房去,進門果然見姚氏正歪在繡墩上說話——若不是累的狠了,姚氏是不肯當著人這樣做派的。
廷瓏忙上前笑道:“廚下已送了飯過去,太太也別光顧著自個兒說的痛快,讓姑姑移步過去用飯吧,改日再請來陪太太說笑也是一樣。”
姚氏聽了就笑道:“是我疏忽了,還請崔大姑快去吧,我這吃著藥,正忌口,沒什麼好的,就不留你了。”
卻聽崔大姑道:“不忙,這幾日沒見姑娘,不知繡活做的怎麼樣了?”
廷瓏聽她提起功課,倒不好趕她了,只得笑道:“並沒落下,得空就在這邊做些。”
崔大姑聽說就道:“拿給我瞧瞧。”
廷瓏不大樂意,情知躲不過,也只好叫丫頭取了來,交給崔大姑書評,心裡已是為她那大頭娃娃杜撰了好些說法,準備崔大姑一開口批評,就往遠處栽贓說是京裡的新鮮花樣子,不信她肯去考證。
誰知崔大姑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只道:“也很能拿出手來了,平日裡無事慢慢做吧,明日起我開始教你行止上的規矩。”
廷瓏沒想到是這個結果,先愣了一下,才有些明白崔大姑的意思,不過明白歸明白,還是兀自不死心的掙扎道:“等太太身上好些了,再學新的吧。”
崔大姑卻是鐵了心的要早教完早走路,只道:“你有這個孝心就夠了,太太屋裡還少了伺候的人?”
姚氏聽見也笑道:“說的是,你用心學規矩吧,少來鬧我,只怕我好的還快些。”
廷瓏無語,暗歎自己怎麼就混成這樣,連親孃都倒戈了,可惜,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