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天(第2/3 頁)
給錢就行,咱們大隊沒有那麼遭人煩的,小來小去的大家也不說什麼。現在給糧你們也沒有。”
蔡曉玲又問:“那成,那糧食去哪領?”
“村西頭有個大院兒,那是平時大隊裡辦公的地方,去那領就行。你們怎麼打算的?是單獨開火還是跟我們一起吃?
一起吃,就每天排班做飯,單獨開火的話,灶就這麼兩個耽誤功夫,你們找隊裡,讓他們找人幫你們在屋裡再壘個灶臺。”
“我自己開火吧,我吃的多,”蔡曉玲順勢就說了,她可是不想在天天吃粗糧餅子了。
門一關,每天偷摸給自己加加餐,再去後山找塊隱秘的地方,隔三差五的給自己做頓肉。
吳雨欣自己有錢,王丹丹家裡寵,兩個人條件都不錯,所以一拍即合也打算自己開火了,
至於鄭梅君和張勝男,一個從來沒做過廚房的活兒,一個做飯很難吃,兩人也就只能跟著一起吃大鍋飯了。
“當!當!當!”
這是村裡提醒大家上工的鑼聲。
老知青拿著水壺走了,臨出門前陳東把知青點的鑰匙給了徐大同,幾個人需要的東西都差不多,就一起出發了。
這會兒基本都出去上工了,一路上也沒碰著人幾個,村裡的房子都是土坯房,每家都圍著柵欄,院子很是不小。
一路往東邊走,路上遇上了一群小孩兒,正蹲在一起玩兒尿炕精。
蔡曉玲小時候也玩過,就是一個小土堆,中間插著一根棍兒,一人一次用手往下扒拉土,最後誰把棍子扒拉倒了,誰就算是輸。
小孩們看見他們一群人,都停下了手裡的遊戲,好奇的往這邊看,嘰嘰喳喳的在那說著什麼。
“哎!小朋友,來跟你們打聽點事兒,”
蔡曉玲往那邊一喊,六七個孩子就呼呼啦啦的跑過來了,打頭的是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兒,裡頭數他長得高,嗓門兒還挺大。
“你們是誰啊?要打聽啥?”
“我們是剛來的知青,想去村東頭王嫂子家,你們知道怎麼去不?”蔡曉玲笑著掏出一把花生,每人給分了倆。
“知道知道,你們跟我們走吧,”這年頭缺嘴兒,拿了花生孩子們都很熱情。
一路上圍著他們嘰嘰喳喳的說話,打頭的孩子叫鐵頭,是村裡的孩子頭兒,他爸是村長李茂才。
小孩兒們一路蹦蹦躂躂的往東走,還跟他們介紹這是哪家,那是哪家,倒是讓他們把村東邊的幾戶人家都認了個大概。
快到王嫂子家時,隔著老遠鐵頭這大嗓門兒就喊上了”椿芽!椿芽!你擱家沒?!”
“來啦!來啦!”一個小姑娘開了門,看見門口這一大群人,嚇了一跳。
“你們是誰啊?”
“我們是新來的知青,小姑娘你家大人在家不?”說話的是徐大同。
“你們等會,奶!家裡來人了!”
“哥哥姐姐,我們先走啦!”鐵頭他們還惦記著回去玩,人帶到了就有風風火火的跑了。
“謝謝你們啊,再見”
“再見……”
這時候從屋裡出來了一個小腳老太太,身子有些佝僂,慢慢悠悠的問:“你們是新來的知青吧?有啥事兒?”
“奶奶,我們剛來,屋裡缺東西,想弄些炕蓆,打聽了你們家有這個,就過來問問。”鄭梅君,微笑著回答,小聲兒賊甜,至少六個加號。
“行了進來吧。”
椿芽奶奶一路領著他們進了堂屋,角落裡卷著一卷一卷的炕蓆,草編的,不過很板正也很厚實。
“都在這了,你們看看相中不。”
大傢伙挨個上手摸了摸,表示很滿意,裡面有一張小的,蔡曉玲估計了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