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風箏是這樣放的2(第2/3 頁)
糧,後面還跟著一群狼。
分兵是不可能的,那是找死。
騎兵突擊最大的要求就是空間,不但衝刺前的加速要,突擊時相互之間的距離也要。
後世成吉思汗對蒙古騎兵的要求是: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里。
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充分說明了空間對騎兵的重要性。
反之,步兵對騎兵的防禦辦法就是密集結陣,讓你衝不起來。
如果此時宣武軍一分散,那是人為的給安東騎兵送人頭。
不但跑不了,還便於別人衝刺劈砍。
可是集中在一起斷糧是會出大事情的。
怎麼辦?他眼睛裡漸漸閃出一絲兇光,雙手緊握,手指甲深深地抓進了肉裡。
“今晚你通知下去,明天開始一天就上午一餐,只要到達貝州,大王已經為大軍準備了糧食和肉食!”
他已經決定了,就是屠盡一城的百姓,也要守住貝州,等待梁王派兵來援。
那城裡的百姓,就是肉食。
既然決定了,氐叔琮也不糾結。
他坦坦然露天睡覺,連帳篷都沒有搭。
一來沿路丟了大部分物資,剩下的帳篷十分之一都不到。
二來他也躺平了,能夠跑到貝州就和你死戰到底,跑不到就是自己命不好。
愛誰誰。
次日醒來,氐叔琮組織軍隊繼續前進。
這一回,士兵連甲都沒有披,反正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披甲,還不如走的輕快一些。
現在一切就是速度第一,跑到貝州就是活路。
一路上,兩側無數安東騎兵呼嘯而過,又從前面兜了一個圈子跑回後方。
氐叔琮冷眼看著,實際上他也不知道這些騎兵在幹嘛?
有時候弓騎兵經過,忍不住就放幾箭,反正兩翼都是刀盾兵,傷亡也不大。
他估計對方最多就是想給出壓力,摧毀士兵的意志。
但是這有什麼用?
士兵們並不知道家鄉的情況,在“跋隊斬”的軍規下,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放棄的。
否則等著他的就是滅族之罪。
他倒是注意到安東軍又增加了不少弓騎兵,比最初的三千人多了很多。
他不知道,本身冀州城內的守軍就包括了五千弓騎兵,現在他們也追了上來。
這種騷擾唯一的好處就是,藉著這個機會,氐叔琮的牙兵用盾牌團團圍住了自己,趁機偷吃幾個麵餅。
這是昨晚特意多做的,是氐叔琮和牙兵的小福利。
就這樣,在安東軍的不斷騷擾下,氐叔琮帶著大軍又走了兩日。
雖然不勝其煩,好在傷亡並不大,全軍加在一起不到兩千人。
他完全不明白,這種騷擾有什麼意義。
到了第三日早上,氐叔琮已經重新振奮了起來,還有20里路就可以到達貝州了。
最後這點路,就是犧牲一萬士卒的生命他也不在乎了,只要能夠衝進貝州,一切就會回到自己的掌控中。
就算從今早開始,連早餐都沒有了,但逃生有望,也讓他完全忘記了飢餓。
又走了10多里,遠處都可以看到貝州城牆的輪廓了。
突然,前方煙塵翻起,幾騎人馬瘋狂地跑過來。
氐叔琮心裡忐忑起來,那是自己的踏白,他總感覺給自己帶來的不是好訊息。
“將軍,前方貝州城裡全無人煙,...”
“什麼?”不等踏白說完,氐叔琮就大驚失色地打斷了他。
貝州至少還有一千守軍的,怎麼可能全部消失?
“我們發現了這個。”踏白有點尷尬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