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誰才是最強的畫圖人工智慧?(第2/2 頁)
智貓畫圖使用了馬克硬的技術,沒道理不支援西文吧?”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作者根本沒用過智貓畫圖,也不知道這麼多字是怎麼寫出來的!”
“就是,馬克硬的原子球,能根據詩詞畫出來林妹妹嗎?”
這些評論顯然是來自於智貓老師的粉絲,以及智貓客戶端的使用者。
尤其是智貓老師在直播這麼長時間之後,粉絲量已經達到200萬,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主播了。而且它的粉絲以學生為主,戰鬥力很強。
此外也有一些事先不明真相的網友留言道:
“原來智貓畫圖是用華文作為關鍵詞的嗎?以前我用馬克硬的原子球畫圖,只支援西文關鍵詞,用起來太難了。我這就下個智貓試試看!”
雖然過了十幾分鍾之後,“劉一手”文章下方這些正面評論就基本上被刪除。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平臺上支援智貓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緊接著,快鬥平臺的推薦位上,又出現了一部名為《遠光智貓對比馬克硬原子球,誰才是最強的畫圖人工智慧》的影片,作者是快鬥平臺的一位知名科普主播。
這部影片直接用一組相同的關鍵詞,分別測試了智貓體驗版和原子球免費版的畫圖功能。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智貓輸入的是華文關鍵詞,而原子球輸入的是對應的西文關鍵詞。
關鍵詞設定的也並不複雜:一個小夥子,坐在蘋果樹下,一顆蘋果砸中了他的腦袋。
兩個人工智慧的出圖速度也很快,智貓體驗版花了大約40秒,而原子球免費版則用了1分鐘。
不過生成的兩張圖片風格卻完全不同。
智貓體驗版的這張圖片上,可以看到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身穿17世紀聯合王國的貴族服飾,坐在一座莊園內的蘋果樹下,一顆熟透了的蘋果正好砸在了他的腦袋上。小夥子雙眼緊閉,似乎被砸的有點疼。
雖然這張圖片中的元素並不複雜,構圖也十分簡單,但大部分網友看到就能認出來,這不正是發現了萬有引力的牛爵士嗎?
而原子球生成圖片要相對複雜一些,但是當中的年輕小夥子卻是現代裝束,而被的蘋果砸中時也沒什麼表情,看上去十分呆板。
透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對比,兩個人工智慧孰優孰劣,就顯而易見了。
影片作者還在最後點評到:“從智貓生成的圖片可以發現,它並不是死板的根據關鍵詞來畫圖,而是具備一定的聯想能力。”
“正如小夥子在樹下被蘋果砸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所以智貓所畫的這張圖,也讓人一看就能明白當中的人物就是牛爵士。”
“而原子球的作品就比較死板了,雖然是嚴格按照關鍵詞來畫,但很明顯畫跑題了。”
“雖然透過這個簡單的測試,還不能完全證明智貓和原子球究竟誰更強一些,但是二者顯然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技術,不存在抄襲的可能。”
這部影片釋出沒多久,播放數量就突破了10萬。
而當智貓老師的粉絲們,拿著影片去嘲諷“劉一手”的時候,卻發現那篇指責智貓畫圖抄襲原子球的文章,不知何時已經被刪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