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3 頁)
晉王與平南王站在帝王身後相視一眼,湛熾上前,依舊玩世不恭地對他皇帝哥哥大膽道:&ldo;皇兄,您莫不是看上哪家美人了?您只管跟皇弟說,皇弟保管將她引至偏僻花叢,您只當路過出來,美人一看您玉樹臨風,一段佳話可不就成了?&rdo;
明德帝笑罵他一句,才道:&ldo;朕是想著如若蓮花兒也在下處投壺,定是她獨佔鰲頭。&rdo;
湛熾方才就猜著了兄長心思,只不料到他竟主動提及中殤的永樂公主。
自永樂公主薨,明德帝去行宮住了半年回來,神色舉止已平靜如昔,上治朝堂,下安後宮,無一處紕漏。只是湛熾與湛燁實屬近臣,偶爾也曾與湛煊湛蓮一同樂戲,怎能不明白六妹妹在皇帝心中無人可及的地位?他們從不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湛蓮,皇帝也過了似的絕口不提。沒想到今日卻……
二王對視一眼,不敢接話。
明德帝的目光依舊在春意盎然的花園中,他輕笑一聲,&ldo;不必畏畏縮縮,有什麼話你就說罷,&rdo;皇帝頓了一頓,嘆息一聲,&ldo;朕以前難受,不提蓮花兒的事,前兒好些天沒夢見蓮花兒,昨夜好容易夢上了,她的臉竟是個虛的,朕怎麼也看不真,生生把朕給嚇醒了。朕就想著,再這麼藏著掖著,萬一以後朕連蓮花兒的模樣都記不清了,她不知該有多傷心。&rdo;她可是最愛在他面前掉金豆子了,哄住了還要假哭一會,平白讓他焦心。
不提公主是憋在了心裡,提了反而是想開了,湛燁心想過了兩年,陛下總算從喪愛妹之痛中逐步走出來了。他微微躬身道:&ldo;永樂公主的投壺絕技臣曾親眼見過,著實是數一數二的高手,大梁想來少有人能與公主匹敵。&rdo;
明德帝唇角上揚,轉頭看了湛燁一眼,又轉回視線看向柳樹下新一輪的投壺之戰,&ldo;可不是,朕總是輸,不知被她騙了多少金葉子去。&rdo;
三人笑了一陣,湛熾道:&ldo;臣記得,永樂拿箭的姿勢與常人不同。&rdo;
&ldo;是了,還不是她胸中愛齊整的小怪給鬧的,別人拿箭是抓了一把,&rdo;明德帝把手攤開,好似模仿湛蓮曾經舉動,&ldo;她卻要一枝一枝箭地在掌心擺齊……&rdo;
&ldo;皇兄?&rdo;皇帝話說了一半竟然斷了,湛熾不由叫了一聲,並隨著他古怪的目光看了過去。
如今換了一副皮囊的湛蓮不知心愛的兄長近在咫尺,只專注地將精緻的箭枝在掌心攤開,頭對頭尾對尾地擺齊了,而後取了一枝箭,其餘用拇指虎口處夾成一排。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寶寶們的地雷和撒花╭(╯3╰)╮,收藏撒花不嫌多以後大概晚上六七點更新
第7章
此次芳華縣主作東,舉辦的投壺論英雌很是講究。她從庫房拿了兩個老郡王最為華麗的銀壺,壺頸長七寸,腹長五寸,口徑二寸半,壺中裝滿小豆,以防箭枝入壺跳出。箭枝為柘木,三尺六寸,為庭中使用。芳華為主人,每回投壺賓客者二人,一輪四枝箭,曲終由主人司射判決,輸者輸箭一枝,吃酒一杯。
這司馬昭之心,真真是扔在大道中央了。眾人皆知全雅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怎會投壺射箭?湛蓮以拇指刮刮柘箭,她們這是想讓她醉酒出醜。
一曲終,與湛蓮賭箭者請湛蓮先投。湛蓮打量她一眼。
對方是一位挽飛仙髻的妙齡女子,相貌尚有可取之處,然而雖作小姐打扮,但她那粗糙手指與嫻熟的拿箭姿勢,分明是個以一技傍身的家伎。
</br>
<style type="text/cs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