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種鹽(第2/4 頁)
張同知說話了,就算張同知沒有把銀子用在自己身上,那他把銀子用在荒唐無用的事情上,就是在亂花銀子,要知道,那些銀子可是大家一起捐的。”
“段閣老放心,您家捐的那三千兩銀子張運是不會亂花的。”張迎不陰不陽的說了一句。
段閣老氣的一口氣差點沒上來。
聖上沒有制止段閣老,而是點名,“溫大人,你是鹽運使,你怎麼看種鹽這件事?”
溫大人被點名,是老老實實的說道:“稟聖上,咱們大盛現在吃的鹽主要是海鹽,同時也有一部分礦鹽和井鹽,不過,臣曾想起在哪本古籍中看到過,好像是有池鹽一說,一般也稱為種鹽,只是,種鹽這種事情從未見過,”
“什麼,真的有種鹽這種事?”有的大臣聽了,是忍不住小聲的問了出來。
皇上點點頭:“還是溫大人見多識廣,朕也曾聽說過,但是從來沒見過,現在北關州能種鹽,也是開了池鹽的先河,如果真的能成功了,也算是大盛的一個盛舉了。”
齊閣老適合的說道:“聖上英明,齊瑞前面來信說,百山縣幾乎全部是鹹水湖,一毛不拔,都沒人人了,如果張大人真的能化廢為寶的話,那……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建安帝點點頭,又問道:“段閣老,可還有什麼疑問?”
段閣老這次真的希望自己能昏迷過去,心裡奇蹟憤恨,這個溫巖溪,明明知道有種鹽的事情,為什麼不早點說,非得等他出醜後,再說。
“聖上,是老臣孤陋寡聞了,老臣也是怕張大人年輕,上當了,浪費人力,財力,不得已才諫言的。”
段閣老說完,又對溫巖溪說道:“溫大人,你家的書籍能不能借給老夫看看,這個種鹽到底是怎麼回事?”
溫巖溪連忙道:“閣老言重了,下官只是記的好像是看過書裡有過種鹽的描述,具體是哪本書籍,下官還真是不記得了。請閣老見諒。”
“那,是老夫強人所難了。”段閣老意有所指的說了一句。
其實,建安帝和太子殿下也是第一次聽說種鹽的事情,也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因為秦風的關係,建安帝想到張姥爺也是秦風訓練的人,沒準真的知道一些他們沒有聽說過的事情,所以選擇相信張家人。
太子殿下的想法更直接:既然百山縣已經那樣了,何不放手一搏呢,就算不能成功,也只是浪費了一些銀子。如果真的失敗了,遭到了朝臣的攻訐的話,大不了,讓張運自己把銀子給補上就行了,反正,張家有銀子。
種鹽的事情在朝堂上鬧了一次,就沒人再提起了,有的人希望張運能夠成功,有的在看笑話,有的人則是旁觀,看稀奇。
下朝後,建安帝和太子殿下走路回宮,“老二,如果種鹽真的成了,會怎樣?”
朝上是君臣,朝下是父子。太子殿下看著建安帝,不再嬉笑,嚴肅正經的輕輕的說道:“父皇,如果池鹽真的能成功的話,那麼,北關的繁盛可能就開始了,張大人在水塘縣種植的冬小麥豐收了,北關有大片的耕地,能一年兩收,用不了兩年,咱們就不用再給北關將士們送細糧了,能節省一大部分銀子,有了糧,有了銀子,咱能大盛的繁榮也就開始了。”
建安帝聽了高興:“你能想到這些,已經是個合格的君主了,找個合適的機會,繼位吧,朕把大盛交給你也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聽到繼位一事,嚇得蹦著走了老遠:“父皇,我還想再鍛鍊幾年,再說,您正值壯年,幹嘛要撂挑子,再多幹幾年吧。”說完,兔子一樣的蹦著跑了。
建安帝看著逃跑的兒子,是氣的和德公公講道:“朕的寶座燙他屁股嗎?每次朕提到這事,他就這副模樣,不孝的東西,都不知道體諒體諒朕。”
德公公笑著說:“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