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夜談(第2/2 頁)
將其拿起,便仔細地閱讀了起來,畢竟他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平陽郡的,但多瞭解一番此地總沒錯。
昌平二十五年,朝寧江氾濫,樂縣境內良田千傾被淹,穀物盡喪。
昌平二十七年,大旱,樂縣境內萬頃良田乾裂,絕收。
昌平三十五年,瘟疫,樂縣城內疫疾氾濫,所染之處十室九空,路有行人漸倒,腐爛之屍遍地。
......
看著眼前的一段段記錄,徐良眼神逐漸茫然,倒不是因為樂縣之內的種種慘狀,而是因為他根本不記得朝廷什麼時候有過昌平這個年號。
因為前段時間他在監天司天機閣內仔細翻閱調查過朝廷以往事蹟,從第一任年號開元,到現在的天授,的確是不太記得有過這個年號。
“難道這是本古籍?”
隨後徐良便向後繼續快速翻閱,看到了一條新的年號記錄。
永安三年,匪患,樂縣境內匪盜猖獗,幾經圍剿而不止。
看見永安二字時,他方才突然明白了,這原來是一本前朝縣誌,而永安,正是前朝最後的一個年號,接下來便是新朝始立了。
看到這,徐良便就要將這本古籍放下,但動作卻忽然一頓,眼神不由得被一側書畫上所留字號所吸引。
原因無他,只因那上面寫著,永安十四年,落款下方覆蓋著一方小小印章,裡面繪畫著一隻白鶴。
緊接著,徐良開始緩步打量起了這房間內懸掛地一張張字畫。只見下面落款皆是如此,全部都寫著永安十四年。
很快,將最後一張字畫也確認完畢後,他的表情漸漸發生了些許變化,便又走回桌旁,將縣誌一直向後翻閱,直到末尾永安十四年所記錄之處。
永安十四年,離州亂起,處處烽煙,樂縣城外李家莊遭劫,與宴者,無一生還,盡皆被戮。
看完這段記錄,徐良呼吸也不免放緩,忽然有著一種很不好地感覺,一股心悸之感油然而生。
左手不由得拿起了正放置於桌案一側的印章,看了看底部,上面正雕刻著一隻白鶴。
而一旁還正放著一張尚未完工地字畫,下方落款分明寫著,永安十四年。
“咯吱....”
此時,房門驟然被推開,一陣嘎吱難聞之音後,是一道平靜地聲音傳來。
“徐兄,你在看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