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與正規進口的鑽石比,走私鑽石的利潤可多10豫以上。據上海鑽石交易所統計,2006 年我國實際進口鑽石近20 億美元,而透過上海鑽石交易所進口的鑽石僅有億美元。
目前,走私鑽石主要從非洲鑽石生產國、俄羅斯、香港3 個區域入境。走私者以旅遊方式出境,回程時,利用鑽石體積小,在行李中夾帶不易被發現的特點走私。比如,部分“印巴”籍旅客,從境外購買鑽石,透過人身藏匿,從羅湖口岸入境,然後到深圳田貝、水貝一帶的鑽石加工廠兜售(這部分走私鑽石多為“滴血之鑽”)。在非洲做生意的中國商人,銷售紡織品與機電產品後,獲得大量當地現金,為規避匯率風險,在當地用現金購買鑽石,然後夾帶回國,賣給做珠寶生意的親戚朋友。
走私鑽石主要銷售到華東與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透過百貨商場的珠寶櫃檯,可輕易賣出。
我國鑽石礦僅有兩處,年產毛鑽17 萬克拉,僅佔全球總量的,需進口大量鑽石。
上海鑽石交易所2000 年下半年成立,是國內唯一辦理鑽石進出口手續和鑽石交易的機構。2000 年前,我國市場上99豫的鑽石是走私進來的。隨著上海鑽石交易所成立和鑽石交易環節增值稅的多次下調,“灰色鑽石”的比例有所下降。市場上來路不明的鑽石,在業界被稱為“灰色鑽石” (其實就是走私入境的鑽石)。走私鑽石在市場銷售時,要將表面的“灰色”漂去,走私者慣用的伎倆是買增值稅發票,對走私鑽石進行“漂洗”。
國際鑽石貿易由戴比爾斯鑽石帝國壟斷,其控制的“DTC (國際鑽石商貿公司) ———看貨商———加工零售商”全球產業鏈條上,沒有一家是中國看貨商,只能從看貨商手上拿鑽石,處於鏈條末端,沒有定價的權利。近年來,全球毛鑽價格上漲約30豫,中國鑽石商的零售利潤越來越小。一些鑽石銷售商在深圳沿海城市購買鑽石時,為降低購入成本,不要增值稅發票只要收據;再加上鑽石行業的惡性競爭,使得鑽石商家不得不購買部分走私鑽石來降低成本。
戴比爾斯鑽石集團的壟斷和國內強大的消費市場,使非洲一些國家非法開採的鑽石(未取得金伯利證書而非法開採的鑽石,俗稱“滴血之鑽”),只能透過走私流入境內。
鑽石等首飾原料,體積小、價值大,受專業知識和鑑定裝置的限制,關員僅憑肉眼難以對各種鑽石、寶石、黃金等的成色、品質、種類進行準確鑑別,對實際進出口狀況難以掌握。
深圳關區進口首飾料件大部分是來料加工企業的,這些企業在申報、加工、廢料退運等環節,存在走私風險。經營鑽(寶) 石首飾加工的企業,進口的首飾原料一般為黃金、鑽石等,這類貨物的價格主要由品質決定,根據重量、淨度、切工、色度等不同,單價存在巨大差異。據海關掌握的價格資料顯示,在其他引數相同的情況下,一樣重量的鑽石,總價可能相差20 倍。同樣大小的鑽石,若淨度不同,單價也相差很大,如大小約克拉/粒的鑽石,淨度為IF 級的單價為1 300 美元/克拉,而I3 級的卻只有370 美元/克拉。
野生瀕危動物走私
中國海關統計顯示:1999 年至2003 年,中國海關共破獲走私瀕危野生動物和珍稀植物案件242 起,起訴走私犯罪嫌疑人323 人。其中,查獲國家重點保護和國際公約保護的穿山甲、獵隼、蟒蛇、巨蜥等瀕危野生動物活體萬隻(條);查獲羚羊角、象牙、鹿茸、麝香、熊掌等動物製品價值高達10 億元。
環保專家介紹,300年前,地球上大約有25 億個物種,現在只剩下1 億個!60豫的物種“滅絕”發生在20 世紀。而僅存的1 億個物種還正以每天“滅絕”1 種的速度滅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