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住的繪界後花園,意趣洋溢,妙品迭出,名匠不斷,新機疊翻。花鳥畫美在何處,這是隨便拉一位退休老太都能隨口回答的話題,無須多言,也許,領略一下詩人們的花鳥詞句,或許能夠繼續幫助我們更形象地體會到花鳥繪畫的至美所在。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辛棄疾“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徐熙“一樹桃花發,桃花即是君”;溫庭筠“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白居易“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宋祁“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
切莫以為花鳥畫不過是一些閒適小品,其實,繪畫藝術的本質,難道不是人們用來抒發閒情逸致的形式?也不要以為花鳥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足輕重,事實或許正好相反。徐悲鴻在《古今中外藝術論》中有幾段話,頗為發人深省:“吾國最高美術屬於畫,畫中最美之品為花鳥,山水次之,人物最卑。”“中國美術在世界貢獻一物。一物為何?即畫中花鳥是也。中國憑其天賦物產之豐繁……惟吾優秀華族,據此沃壤……用產東方獨有之天才,如徐熙、黃筌、易元吉、黃居宷、徽宗、錢舜舉、鄒一桂、陳老蓮、惲南田、蔣南沙、沈南蘋、任阜長、潘嵐、任伯年輩,汪洋浩瀚,神與天遊,變化萬端,莫窮其際,能令鶯鳴頃刻,鶴舞咄嗟,荷風送香,竹露滴響,寄綺緒,表芳情,逞逸緻,搬奇弄豔,盡麗其妍,美哉洋洋乎!”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宋代畫壇:東風夜放花千樹(1)
一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60年奪取政權,建立宋朝。1127年金國攻破開封,擄走徽宗欽宗,康王趙構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權。1279年,南宋政權被成吉思汗的隊伍推翻。兩宋統治時間達320年,在歷朝歷代中時間算是比較長的,大唐李氏政權才堅持了289年。
宋代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工農商業發展水平,都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繪畫的情況如何,我們不妨到繁華之都汴京(開封)去瞧瞧。一瞧不要緊,大家立刻發現,繪畫已經成了有一定地位、能自得其樂、豐衣足食的文化行業。那熱鬧無比的大相國寺廟會上,有自由閒散的圖畫市場,還有專門為顧客畫像的“寫真館”。有個畫家綽號“趙樓臺”,應該是長於繪製房屋建築。有個畫家叫劉宗道,擅長畫“照盆孩兒”,大概的意思是小孩用手指水盆中自己的影子,影子也指人,這種趣味活潑的影象,很受兒童和家長歡迎。有個姓杜的畫匠,也喜歡畫小兒,人稱“杜孩兒”——看來兒童和婦女的錢,自古就比較好掙。“美女像”也是歷來不乏受眾的,汴京有個美女明星秦妙觀,畫家們畫了她的像,到處去賣,只是不知道秦美女能不能從中提成。
跟現在“北漂們”都漂在北京尋找出路一樣,當時的文化人應該都知道一個捷徑,在汴梁成功了,基本也就等於在全國成功了,因為汴梁是國家文化中心,圖書畫本都從此地被販往各地銷售。北宋山水畫家燕文貴,原來是軍人,畫本無名,自己壯著膽子,到汴梁大街上舉辦“個人畫展”,結果引起了畫壇的關注一舉成名。山西絳州畫家楊威,專畫農村題材,厲害的是,那時候他就悟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理,託小販到汴梁去賣畫,賣不賣得出不管,反正見人就說我的畫在都城裡很有市場,連皇朝畫院的人都喜歡,所以他的身價提高了不少。
宋初朝廷建立了“翰林圖畫院”,雖然畫院作品大都以反映貴族生活趣味為主,但它對社會上繪畫藝術的大面積繁榮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畫院畫家的報酬叫“俸值”,畫家們也能像其他文官一樣,穿緋色、紫色官服,據說不能像同等級文官一樣“佩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