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祭潮(第2/6 頁)
過……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有這麼一號“棲霞山”?
“假的唄。”黃尾嘿嘿,“早八百年,這一帶還在海里泡著哩,哪來甚洞天福地?”
“《錢唐珈藍錄》所載,錢唐出海門數里是先人熬波煮海的地方,名字也應景,就叫‘鹽官’。後來被十三家看上,修起了宮觀,不許鹽民在附近繼續採薪曬鹽,鹽場由是南遷去了餘姚,市面上的鹽價也因此貴了兩三成。”
他近來脾氣見漲,都敢“妄議”寺觀了。
可轉頭……
遠遠有鼓樂聲傳來。
堤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忽而騷動,如鳥獸散開。
“快!快!快!”
黃尾也趕緊收起指點江山的嘴臉,似火燒了勾腚,招呼著大夥兒離開堤道。
李長安不明所以,但也跟了上去。
不多時。
堤道一空,人們都避到了旁邊的斜坡上。
斜坡狹窄又擁擠得難以立足,但人群中少有抱怨,人人都踮腳翹首望著聲音來處——棲霞山下,鼓樂漸漸清晰,宮商羽徽清雅幽遠,絕不類凡俗靡靡之音。
霞光沉降,雲氣瀰瀰。
一支隊伍徐徐而來。
其中男女都作道人打扮,坤道者芙蓉粉面,娥眉淡如遠山;乾道者頭戴金冠,執玉笏,姿容肅整。
幡旗招展,雲霞相隨。
遠遠望見,好似吳道子《神仙圖》上的仙人們走出了畫卷。
有人呼喊:
“法駕出行啦!”
…………
岸上鬨鬧霎時平靜。
人群顧不得擁擠,都似江上的推潮,隨著那呼喊到處批次伏拜在地。
當然。
還有許多外地而來觀潮的遊人,雖被人群裹挾上斜坡,但仍莫名其妙,呆呆直挺挺立著。
可當那道人的隊伍越發臨近。
這才看到,繚繞在隊伍上空的雲霞裡,有數不盡的神靈虛影若隱若現。
神靈顯聖,遊人們哪裡還明白,趕緊紛紛叩拜。
一時間。
石塘堤道上下,盡是拜伏的脊背,至於某些混跡人群的死人們更是恨不得將自個兒埋進土裡。
李長安本在邊上偷偷張望,被一金甲神將發現,當即睥睨過來。
道士識趣低頭,不惹麻煩。
鼓樂與霞光籠罩的隊伍遠去,這邊人與鬼才慢慢起身。
眾人還在為那萬神景從的場景興奮不已。
李長安若有所思。
黃尾見了擠眉弄眼道:“大丈夫當如是?”
李長安笑著搖頭:“小道人不愛當大丈夫。”
話語間。
那隊伍已抵達祭潮之所。
祭壇並不設在堤道,而是在一塊屹立江口岸邊的巨石上。
相傳,這塊巨石原本立在江心,風急浪高之際,往往有船隻撞上此石,船毀人亡,所以被稱作“羅剎石”,意指險如惡鬼。
後來被許真人遣力士拔起,置於海邊,大江也就成了通途。
而千年前,真人也是在此石之上開壇做法,投下法印,鎮壓妖龍。
閒話不提。
千年之前的羅剎石邊,而今的鎮龍臺前,道人已經擺開架勢,幡旗招展,鼓樂齊張。
上空的霞光氤氳翻騰一陣,忽而聚攏,投入鎮龍臺。
臺下怒潮翻湧。
臺上霞光變化,俄爾,幻化作一名道人。
紫羽衣,蓮花冠,袍袖當風,飄飄欲飛。
只遠遠望見背影,便教人認定這是一位有道全真,一位在世神仙。
可當他轉頭,臉上卻覆著一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