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2/2 頁)
被劉錫鴻保薦為商務參贊,雖然國內尚未批覆下來,但劉孚翊已對劉錫鴻佩服得五體投地且感激涕零了,於是天天咒罵郭嵩燾無恥,可郭嵩燾卻茫然不知,反認惡人是好人,這真是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銀子。
黎庶昌開始還有些猶豫,眼下終於忍不住了,乃從靴統子裡抽出一張紙交與郭嵩燾說:&ldo;筠公,劉和伯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看看這個便明白了。&rdo;
郭嵩燾不知黎庶昌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乃疑疑惑惑地接過來,展開一看,上面抄的是劉錫鴻彈劾他的十款大罪,他的心跳立刻加速了‐‐原先的猜測是對的,劉錫鴻最先指責他的三條大罪果然列在這十款中,只是沒有擺在首位,擺在第一的大罪是說他私下非議朝政,指責朝廷不修政務,固步自封,長此以往,將會步印度、波蘭後塵,為英俄所吞併;第二大罪則說郭嵩燾始終以未能殺雲貴總督岑毓英為恨事;接下來又說他與威妥瑪勾結,常在一起密語;才讀完三條,郭嵩燾已心驚肉跳,待一口氣讀完這份奏稿,不由冷汗淋漓,人都幾乎要虛脫了。
&ldo;哼,這個小人!&rdo;郭嵩燾終於罵出聲來。
黎庶昌至此也不由嘆了一口冷氣‐‐劉孚翊是個小人,難道還要待到今天才看出來麼?
萬國炫奇會
人生都是可憐蟲,苦把蹉跎笑乃公。
奔走逢迎皆有術,大多如草只隨風。
郭嵩燾覺得愧對黎庶昌等人,是自己失察,終於遭了報應。回到房中,燈下走筆,起首便寫下這首絕句。
他不由想到了布魯諾,未出國門,就在香港聽到了此人的事跡,像是有什麼先兆似的。布魯諾的時代,教會壟斷了教育,也壟斷了真理。僧侶們的口頭禪便是天主喜歡老實人,不喜歡動腦筋的人。又說聖子保羅曾經教導過人們不要依賴知識;不知比知更接近天主。可布魯諾不信邪,偏偏提出與教會相反的學說,他被燒死,也是該當,因為不得好死是先知先覺者的惟一下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