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閒天。這其中居首位的是楊曉的大舅母名叫張淑琴,是市文化局的。他的三舅母張淑蘭雖然是電信局主管安裝電話簽字的科長,也不過才能居於第二位。而楊曉的小姨於秀慧,則是第三位。再向後便是楊曉二舅母莫珍和小舅母田慧琴了。
在楊曉的家裡,這些女人的關係相處還算融洽,主要是因為老人健在,逢年過節都要聚一下。沒有太多的紛雜,大家都是一團和氣。
不過,主席都曾說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楊曉的家裡也是一樣,大家雖然是一團和氣,但還是因為身份和地位的差異,而造成了說話份量上的不同。除去身份和地位之外,再一次會給人造成差異的便是孩子的學習了。以前因為楊曉的原因,父母在於家雖然不能說抬不起頭來,但是說話總是底氣不足。只是由於於秀芬是長姐的原因,而且憑著自己的努力能夠從一個工人而進入了政府,卻也還是有點小地位,不過還是不太高。
“媽,你坐!”看到楊曉的姥姥李廣珍帶著楊曉走了過來,無論是舅母還是小姨都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你們聊你們的,我就是拿點東西!”李廣珍道了一句,彎腰從茶几的下面把果盤拿了出來,裡面擺著洗乾淨的蘋果梨。
李廣珍看了一會之後,從裡面挑出來一個個頭最大,賣相最好的遞給了楊曉。
“謝謝姥姥!”楊曉並沒有推辭,接過來之後,笑了一句。
“謝啥!”李廣珍這才轉身回到了廚房。
“大舅母好!”“二舅母好!”“……”“小姨好!”
楊曉當然不能直接啃梨,而是向自己的幾個長輩打起了招呼。他打招呼自然不會按照地位,而是按照身份,從大到小,到是一個也沒有拉下。與以前他覺得招呼費勁時的一句大家好,截然不同。
當然,那次打招呼又被楊毅同志狠批一通,說他打招呼的味道像個領導,根本就不是向長輩打招呼的態度。而楊曉雖然表面唯唯諾,但是心裡卻用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的一句“環滁皆山也”來反駁。只是他沒敢和楊毅這麼說就是。否則的話,楊毅定然又是一頓訓。
“楊曉懂禮貌了呀!”聽到楊曉一個個的打招呼,小姨於秀慧笑了起來。
“我以前小,不懂事,小姨你就別笑話我了!”楊曉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
“懂禮貌好,禮多人不怪,將來去社會上的話,也得這樣!”大舅母張淑琴說話習慣性的帶起了教訓的語氣。
“大舅母說的對!”楊曉點頭道,接著又向裡屋掃了一眼,但看於曉霞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而於曉華等幾個孩子,則坐在床上,已經不玩“紅十”了,而是在在用撲克牌擺弄著一種類似於算卦的遊戲。
第54章 從小桌挪到了大桌
“大鵬哥呢?”楊曉問道。
他所說的大鵬哥,叫於大鵬,就是張淑琴的孩子。比楊曉高了一級,是市二中的高才生。是老於家的長孫,同樣是張淑琴最大的驕傲。
一問到大鵬,張淑琴的臉上立時就帶上了笑意:“今天十一,市二中有個活動,你大鵬哥去參加去了。估計早就散了吧,可能是去同學家玩去了!”
“這個活動定然不可能全校的人都參加,大鵬哥真厲害!”楊曉笑了一句,小小的拍了一個馬屁。
聽到楊曉誇獎自己的兒子,張淑琴臉上的笑意便止不住了:“聽說全校才去了五十個同學,這種活動其實沒有什麼用,耽誤學習。如果不是他們老師點名讓他去的話,我都不想讓他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