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封賞(第2/7 頁)
之人,他們能承受這些嗎?“
朱棣聽罷:”你猜測的沒錯,這些人都是酒囊飯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若真有這般的勇氣,何至於淪落到那般的境地。哎呀,你這般一說,朕倒是覺得……你真是將這些人的底細都摸透了。“
張安世慚愧的樣子道:“主要是在陛下身邊,隨時受陛下言傳身教,這才開了一點竅而已。”
“你繼續說。”
張安世道:“既然他們曾想過出海,卻又不敢出海,那麼……臣就在想,他們假若當初真要有出海的念頭,會從哪裡出海?蘇杭一帶,這不可能,那裡距離京畿甚近,一群這樣的人出現,而且還要違反海禁,想要做到無人發現,這絕無可能。”
“最安全的地方,便就是福建了,那裡多山,朝廷對那裡許多地方鞭長莫及,臣聽說,那裡有許多的山民,因為無地可耕,生活困苦,所以私下出海謀生,更有不少人私下西洋,因此僑民甚多,官府也無法及時管禁。”
朱棣暗暗點頭:“不錯,福建布政使司,隔三差五都有這樣的奏報。”
張安世道:“若是建文出海,必走福建的海路,那麼他們抵達了福建之後,得知了海上的諸多艱辛,於是……望而生畏之下,這個時候……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原地藏匿了。”
朱棣越發激動:“說的對,說的對,如此心思,真是令人折服。”
張安世道:“可既要在福建潛藏,問題便又來了,福建固然多山,可他們沒有戶籍,也沒有關引,就算出宮時偽造了身份,卻要四出活動,卻是不容易的,因為照太祖高皇帝的祖宗之法,百姓出門需要路引,否則便視為亂民,他們若是假裝尋常百姓,肯定不成。”
“可以隨意出入的人,只有兩種,一個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另一個就是僧人。這讀書人可不好假扮,畢竟任何一個讀書人,在本地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容易引起關注。”
“那麼另外一種,就是僧人了。”
“臣想辦法,請人去了僧錄司那兒,尋覓了福建的寺廟造冊的情況,專門尋那些幾乎沒有什麼香火的小寺廟,而且那地方,一定便於隱藏,最好是在深山之中,平日裡無人走動,最終一層層的篩選下來……”
“篩選出了這些寺廟之後,再進行篩選,篩選規模最小的寺廟,這寺廟最好平日裡只有幾個僧人,一旦僧人一多,難免人多嘴雜,容易被人察覺出什麼,再這般又篩選了一次,最終,便尋到了一處寺廟,即是臣所選定的這一處無名小寺。“
朱棣越聽越是驚詫。
這一輪輪的分析,確實邏輯性很強。
最重要的是,還是當真經過這些分析,將人找著了。
這樣一比,那他當初讓錦衣衛挑選了這麼多精幹之人,忙活了兩年多,豈不是成了笑話?
還有那紀綱,信誓旦旦的說人出了海。紀綱此人一向穩健精幹,現在看來……
朱棣忍不住搖搖頭,隨即大喜道:”精彩,精彩,哈哈……張安世啊張安世,你真是朕的枕頭啊。”
張安世心裡一緊。
朱棣道:“朕想瞌睡了,你這枕頭便來了。”
說罷,朱棣瞥向那朱允文,不屑地道:“朱允文,當初你身邊那些酒囊飯袋,比之朕身邊這少年如何?當初你但凡有幾分識人之明,又何至於到今日這個地步?到了現在,你難道還認為這是所謂的成王敗寇嗎?朕身邊隨便一個少年,才能便是你的十倍百倍。”
朱允文聽的心驚肉跳,他沒有想到,自己被發現,竟只是眼前這小兒,單憑這樣分析便尋到的。
可怕的是,張安世的分析,竟完全猜中了他在逃亡過程中的心思,這樣的人,實在可怕。
到了這個地步,他只剩下苦笑,萬念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