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賠本買賣(第2/2 頁)
字)。
總而言之,他決心為自己出頭,決心之大,有史以來,前所未有。
猛喝一大口Espresso,陳逸東靜等蔡頤的風暴反擊。然而,足等了三分鐘,手機仍然靜悄悄。以蔡頤的個性,不可能忍耐三分鐘不表態的。
所以……陳逸東突然想起來,蔡頤今天要出差!
該不會她關機上飛機了吧?
撓頭。傷腦筋。
蔡頤工作在一家上市院線美容公司。公司在上市企業中算小規模,實際生活中頗有知名度。旗下有兩個品牌:一個是以“珂莉迪南”為名的美容院加盟品牌;一個是以“TINA”為名的居家美容產品品牌。
蔡頤目前任銷售督導。所謂督導,按陳逸東的理解就是加盟商管理員。主要工作內容是按片區不停出差,巡視轄區內的加盟商有沒有規範作業。
出差是蔡頤的常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3歲的兒子沒帶在身邊。
當然,蔡頤不這麼認為。
蔡頤認為兒子沒帶在身邊的原因是爺爺奶奶缺席導致。爺爺奶奶都還健在,只是人在溫哥華。
再也沒有哪座城市的父母,像上海父母這樣熱衷鼓動子女出國。在看不見的國度定居,是衡量子女出人頭地的硬標準。
至於孩子在異國他鄉過得好不好,全靠親朋好友面前父母的一張嘴。
不過,陳逸東姐姐姐夫在溫哥華,過得是真好。
姐姐和姐夫同為牙醫,開了一家自己的牙診所。經過十年的發展,牙診所已經有幾百平的規模,常年坐診至少8名牙醫。姐姐姐夫靠營收和名望躋身進華人中產圈。
姐姐姐夫家庭事業齊頭並進,一口氣養了3個娃。3個娃依次相隔2歲。最小的比他兒子長3歲,秋天就要讀小學。
姐姐大他10歲,實屬年輕有為。
在計劃生育年代,上海人家裡有兩個孩子的,不多。陳逸東是交了社會撫養金才給報上戶口的。
陳逸東的出生歸因於入不敷出的父母下班後帶著遮面口罩擺攤做油墩子後滋生出“暴富”感。
數零頭鈔票數出“日進斗金”感,沒見過世面的父母恍恍惚惚生出億萬家財無子繼承的憂傷。
於是,頭腦衝動其實年齡也不小的夫妻倆賣了三個月的油墩子後,決定造人。
懷孕後本來可以繼續賣油墩子的,無奈,隨著明白人越來越多覺醒,擺攤大軍手巧嘴甜地捲起來,也就沒他父母什麼生意了。
最後的最後,賣油墩子的錢遠遠不夠繳社會撫養金。
父母這才反應過來:養他是一筆賠本買賣。可惜已經塞不回肚子了。父母偏心姐姐,也就順理成章了。
何況姐姐確實很爭氣,天生學霸。
他只是個爹不疼娘不愛冒著鼻涕泡忠心耿耿跟在姐姐身後的小跟屁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