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頁)
之下欲砍趙光義,但由於病體虛弱,力不從心,未中趙光義而砍了地。等皇后和太子聞聲趕到之時,趙匡胤已氣息奄奄了,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
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宋仁宗
(1010—1063)四十二年不識兵革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後,第二個比較開放和寬容的時期。其根源就在於太祖皇帝趙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寬宏大量。
趙匡胤統一中國後,透過杯酒釋兵權,實現了向文官治國的轉變,未殺有功大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趙匡胤制定了法律,規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宋朝不興文字獄,對讀書人比較寬容。
到了宋仁宗趙禎繼位,把這個傳統弘揚到最大。趙禎愛好學習,崇拜儒家經典。他首次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拿出來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開了“四書”的先河。
有一次,出使北方的使者報告說高麗的貢物越來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說:這只是國王的罪過。現在出兵,國王不一定會被殺,反而要殺死無數百姓。所以最終置之不理。
四川有個士子,獻詩給成都太守:“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這不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麼·成都太守將他縛送京城,交給皇帝嚴加懲治。可是仁宗卻道:“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做做吧。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最後病死於汴京宮中福寧殿。遺詔中說:由太子趙曙即位,進曹皇后為太后,喪禮必須從簡。死時訃告送到敵對國家遼國,竟然“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連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也握著使者的手號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可見趙禎真是無愧“仁”宗的稱號。
參考:《宋史·仁宗本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成吉思汗
(1162—1227)一代天驕
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撥爾只斤氏族。他先後擊敗塔塔爾、泰烏赤、蔑爾乞、札答剌、克烈、乃蠻等部,統一了蒙古。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大聚會被推為大汗,號成吉思汗。然後,他開始了大征服,先後滅掉畏兀兒、西遼、花剌子模,版圖擴大到中亞和南俄。1221年征服西夏病死。
據《蒙古秘史》記載,在出徵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已經出現問題,一次打獵時,從馬背上摔下受傷,併發起高燒。當時進攻西夏的計劃已定,因成吉思汗身體不適,考慮退兵。但在使臣交涉過程中,西夏將領出言不遜,致使成吉思汗大怒傷身而一病不起,他抱病出徵,最終雖然滅亡了西夏,成吉思汗也死在軍營裡。
成吉思汗立下遺囑,制定作戰方針: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並將汗國分給諸子,發展成為以後的欽察、察哈臺、窩闊臺三汗國。
成吉思汗的後代,至忽必烈,一個比一個厲害。拔都在俄羅斯建立了欽察汗國,蒙哥一直打到匈牙利,被視為“上帝之鞭”,忽必烈建立元朝,君臨天下。一時,蒙古帝國成為古代史上領土最大的帝國。
然而,就像草原上的花,她盛開了;一陣風吹過,她滅了。一代人逝去,一代人又來。蒙古帝國前後持續不過200年。
這也是所有帝國的通病。
人啊,就像那草原上的花,她盛開了,一陣風吹過,她又滅了。一代人逝去,一代人又重來。
明仁宗
(1378—1425)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熾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