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成話筒,唱歌時放在嘴巴前。
只要女兒抓在手裡的東西不存在安全隱患,我都不會阻止她盡情發揮,因為此時自己的腦海裡經常出現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的題目是:儘可能多的說出曲別針的用途。同一個問題面向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實驗物件,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年齡越大的人想出來的曲別針數量越少,用途越單一。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答案只有一個:想像力的差別。大人們腦海裡思考事情的方式已經相對固化,而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想問題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
所以,只要小佳穎金口一開,全家人都像聽音樂會一樣聚精會神,沒有人在意女兒的歌唱得與原唱距離有多遠。孩子嘛,鼓勵為主,讓他們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什麼都重要。對於我這個當媽的來說,女兒的歌聲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讓女兒快樂成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家長意見一致,孩子性格的磨練從點滴做起
先生平常在國外工作,每隔一、二個月才能回家的他難免要竭盡全力“巴結”我們的小公主。而小佳穎人小鬼大,知道家裡最好欺負的人就是爸爸,有什麼過分的要求都會帶著個甜甜的笑臉找她的老爸,而不是別人。幾次下來,當發覺孩子在我們這裡遭到拒絕之後總能在先生那裡得到滿足,我這個當媽的就不願意了。倒不是因為事件過後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女兒只跟她的老爸要好,而是由於家長管理方式不一致造成孩子過分任性,很難管理。於是,經過“很嚴肅”的討論,我和先生達成協議: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意見統一,對女兒過分的要求不予理睬。
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幾次事件考驗我們夫妻倆是否能夠團結一致與小丫頭“抗衡”:比如女兒要求在吃飯前吃糖;比如她看動畫書要一下子找出好多本,直到把某一本書撕破才能安靜下來;比如小傢伙喂金魚時總把自己的小手伸進魚缸裡攪和等等。面對諸如此類的小事,家長總得一邊和小傢伙講道理一邊告訴她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每到此時,女兒總會擺出可憐的樣子耍賴皮,因為她嚐到過四處拉“同盟”的甜頭,所以小傢伙在一處遭到拒絕之後,便跑到其他人面前求情。哪裡想到家裡的大人們都是一個強調,連最寵她的爸爸也敢說“不”了,小傢伙真有些不適應了。怎麼辦,小佳穎才沒有那麼容易善罷甘休呢。
先滿屋亂跑喊兩嗓子表示抗議,不管用,換一著兒,哭吧。小丫頭的臉說變就變,喊著喊著就開始抹眼淚了,邊用自己的小手擦眼睛邊四處張望觀察大人們的表情。這時候,孩子的姥爺和爸爸往往表現得有些意志不夠堅決,看到小東西落下的幾滴眼淚,那爺倆馬上就要對孩子舉手投降,孩子姥姥和我趕緊用眼神止住他們。小傢伙一看哭也沒用,又換了一著兒。跑到平常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爸爸面前,小傢伙開口唱起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知道我們家先生最怕自己在寶貝女兒心目中沒有地位,小丫頭居然用對媽媽表忠心的方式來欺負自己的老爸。別看她人小,腦袋瓜裡的鬼點子還不少呢,她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氣人了。
把養育孩子當成一項事業來做(2)
最逗的一次是小佳穎折騰一番之後看到家裡的大人什麼反應也沒有,突然在第一滴眼淚還掛在臉上沒有乾的時候喊出一句:“穎穎都哭了,怎麼也沒有人管呀!”此言一出,大人們都被逗笑了,我一邊遞上毛巾一邊摟過女兒說“瞧瞧,我們閨女真棒,知道做的不對都會自己找臺階下了。”女兒靠在我的懷裡再也不堅持她剛才的無理要求了,不過,她的那副小模樣還真挺委屈呢。
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女兒終於明白自己的每一個要求並不是都能得到滿足的了。遭到拒絕的時候,她會用自己愈發能言善辯的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