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密覆滅,白瞎一手好牌(第3/16 頁)
,守軍訓練不足。越王年幼,留守官員政令不一、士民離心。段達、元文都之流庸碌無能,依我看他們都不是將軍您的對手。如果將軍能用我的計謀,令旗起處天下即可平定!”
經得了翟讓同意,李密派人混進東都打探虛實,卻被城內發覺,開始著手城防準備,並飛騎奏告江都隋煬帝。
李密對翟讓說:“事已至此,不可不發。兵法有云‘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而今百姓饑荒,興洛倉(也叫洛口倉,隋朝的國家級儲糧庫,在鄭州鞏義縣河洛鎮)存有大量糧食,距東都百餘里。將軍如親率大軍掩襲,由於距離較遠隋軍無法及時支援,加之毫無防備,攻取它猶如探囊取物。
得到糧倉,我們放糧賑濟民眾,誰還不來歸附,恐怕一天就可聚集百萬之眾!屆時養精蓄銳、以逸待勞,縱使隋軍能來,我已有備無患。然後檄召四方人士選賢任能,一舉滅絕隋朝社稷,頒佈推行將軍法令,這是多麼盛大的偉業。”
翟讓與李密根本不是一個頻道的人,聽了李密的話,他吃驚的說:“這種大策略,不是我能勝任的。我聽從你的安排,全力去做。請你先出發,我來墊後。”
初九,李密、翟讓率七千精兵從禹州出陽城(古地名,河南登封市告城鎮)、越方山(河南嵩縣東北),自羅口(河南鞏義市南)襲擊興洛倉,順利奪佔了這座國家級儲糧庫。瓦崗軍大開倉廩,任由百姓拿取。
這下動靜鬧得太大,鎮守東都洛陽的越王楊侗坐不住了,派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崱率兩萬步騎兵討伐李密。
當時東都人都認為李密等不過是一群盜米賊、烏合之眾,不堪一擊,爭著過來應募參軍,就連國子三館的學生和城內貴族的親戚也來湊熱鬧。但見他們盔明甲亮、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遠處一看氣勢頗為可觀。
劉長恭耀武揚威走在隊伍最前方,同時命令河南討捕大使裴仁基率所部從汜水(河南滎陽汜水鎮)方向進擊瓦崗軍,約好十一日在興洛倉南集結。誰知這一計劃早被李密、翟讓提前掌握得一清二楚。
劉長恭按約定率先趕來,士卒們還沒吃早飯,劉長恭逼著他們渡過洛水,在石子河(河南鞏義東南,洛河支流)西側列陣。
李密、翟讓選拔驍勇士卒,將他們編為十隊。安排四隊埋伏於橫嶺(河南鞏義東)阻拒裴仁基,其餘六佇列陣於石子河東,與隋軍對峙。
劉長恭看到瓦崗軍兵力單薄更加輕視,雙方交戰,翟讓敗退。李密率麾下將士奮勇衝殺,隋軍又餓又累很快支撐不住,大敗。劉長恭脫掉官衣冒充士卒逃回東都,所部死傷大半。隋軍輜重、器具盡入瓦崗軍之手。
這一戰,李密以少勝多,聲威大振!翟讓推舉李密為主,尊奉李密為魏公。
十九日,瓦崗軍組織盛大儀式,擁立李密上任。李密拜翟讓為上柱國、司徒、東郡公;單雄信為左武侯大將軍,徐世積為右武侯大將軍,其餘人員亦各有封賞。
於是,趙、魏以南(泛指河北石家莊、邯鄲等地),江、淮以北的盜匪無不響應,前來歸降的人絡繹不絕,部眾滾雪球式的猛增至數十萬。
李密令護軍田茂廣修築洛口城(即興洛倉,鄭州鞏義縣河洛鎮)居住,派房彥藻率軍向東攻城略地,接連奪取安陸(湖北安陸市西北)、汝南(河南駐駐店汝南縣)、淮安(河南南陽桐柏縣)、濟陽(古縣名,河南開封蘭考縣東北)等地。
在李密的帶領下,瓦崗軍從嘯聚山林的盜匪,轉變為可與隋軍正面抗衡的勁旅。
【04】 回洛倉拉鋸戰
石子河之戰,裴仁基沒有在約定時間內趕到。途中聽說劉長恭已敗,不敢再向前,屯駐百花谷(河南鞏義東)固守。
裴仁基善於馭眾,很受將士擁護。但朝廷派來的監軍御史蕭懷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