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2/5 頁)
令作戰計劃趨於完美,面面俱到。
“看似如此,實則不然。”茲波林雖然大膽,卻並不魯莽,相反,心思相當縝密:“以逸待勞,自然是叛軍的優勢,仰攻卻大可不必。雞冠山和雞啄嶺兩山,確實是居高臨下,利於攻守。但這兩座山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山上沒有溪流瀑布,缺乏水源,不可能長期駐紮。叛軍如若妄想倚山頑抗,只能是自找滅亡。我軍只須完成反包圍,封鎖通路,完全可以嚴陣以待,等著對方下山來正面決戰。巴維爾的所謂地利,不過是一個虛幻的泡影罷了。”
“我不得不承認,你把我說服了。”老將軍頷首道,沉迷於軍略探討的他,這才記起一直站在牆角處的密爾頓:“對了,這個小孩如何處理?”
“既然他已經知道了我軍的全盤謀劃,我也只好帶他親征了。”茲波林泛起冷酷的笑容:“他目睹了叛亂產生、發展和興起的全過程,自然也有權看到叛亂的結局,看到叛軍是如何被徹底滅亡的!”
“作為本場戰役的見證人,他將親眼瞧見,自己那些刁蠻的叔叔伯伯們是怎樣一個可恥的下場!戰役結束後,經由這小孩的嘴巴,將告誡那些心懷叵測、蠢蠢欲動的刁民們,什麼叫做戰爭、什麼叫做屠殺!”
第十八集 第十一章
茲波林和伊薩商定了出征戰略和行動計劃後,黑巖城的大將軍府和各地駐軍指揮部立時忙活起來。
作戰計劃和行軍被迅速傳送到習博卡二世、厚土郡普內爾總督和各防區要塞指揮官手中。
副官、參謀、文書、傳令兵跑進跑出,忙前忙後;斥候隊不再兩眼一抹黑,開始定向搜尋敵蹤,查探敵情;軍需官立刻強徵民夫,緊急調運各項戰備物資;全郡衛護部隊停止輪休,進入最高戰備狀態,指揮官開始進行戰前動員……
密爾頓的情報非常準確,經過地毯式定向搜尋後,塞爾偵騎紛紛回報,在雞冠山和雞啄嶺的叢山密林間、勺子湖的蘆葦蕩裡,以及雞鳴鎮外圍地區都發現了叛軍。
而駐守雞鳴鎮的喬伊賽殿下也以信鴿送來緊急軍報,無數盜匪在雞鳴鎮要塞四周紮營駐寨,欲行不軌。
驚慌失措的蘇來爾王子甚至提出請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否允許守軍向塞爾境內方向突圍,以儲存實力,徐圖將來。
茲波林和伊薩指揮過多次大型戰役,手下又有一批像切薩皮克這樣身經百戰的軍官們,備戰工作組織得迅速而高效。收到一份份回報時,黑巖城駐軍已經完成了戰備工作。
嚴令喬伊賽死守雞鳴鎮要塞,不許突圍後,茲波林帶著包括鐵衛縱隊在內的五萬塞爾大軍即刻啟程出發。
自然界的暴雨剛剛停歇了不到一天,十餘萬塞爾衛護部隊又轆轆起行,準備掀起一場更加恐怖駭人的人造風暴。
士兵、旌旗、戰馬、武器、輜重車等,組成一道道宏大的人流和物流,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朝著風暴的中心——雞鳴鎮挺進。
※※※
雞冠山山頂上,巴維爾和別亞這兩位身殘志堅的殘疾青年將領,並肩而立,察看不日開戰的沙場。
自小交好的兩人曾為了一個農家少女反目成仇、互相摧殘,在對方身上留下永久的友誼紀念。復歸於好後,兩人又一同參軍,沿著不同的軌跡成長為各自領域裡的佼佼者。
因戰爭而被迫分離的兩人,如今又被戰爭之弦拴在了一起,攜手抗敵,共禦外侮。從小玩到大,心心相印,一瘸一瞎的巴維爾、別亞夥伴組合,即將面臨茲波林、伊薩師徒組合的強勁挑戰。
本次隨同他們出征的計有十六萬餘人,其中來自巨木堡的騎兵一萬人,業經短期軍訓的自由軍團將士十五萬餘。
這其間,累斯頓河西岸人約佔十萬左右,東岸人大概五萬餘。另外,還有數萬後勤人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