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5 頁)
應該說,雄鷹可汗的撤退命令是非常及時的,在丹西剛搖旗發令後,他就作出了決斷,立刻抽身回來,下令撤退。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儘管心頭上火,但此刻戈勃特仍保持著極清醒的頭腦,該取該舍,毫不猶豫,異常果決。
同樣應該說,丹西儘管有所準備,依然對敵軍的靈活排程、戰鬥脫離和逃撤的能力,缺乏深刻的認識。
遊牧騎兵完全不同文明世界裡的戰士那樣,全憑建制和紀律維繫,一旦潰散就全軍解體。惡劣的生存環境、多年的征戰廝殺,賦予了這些戰士極強的韌性,打造出極強的戰鬥力和生命力。
※ ※ ※
海潮退去,壓力驟減,猛虎軍團中部和南側的重步兵集團,在安多里爾和貝葉的指揮下,由鐵球般渾厚密集的圓陣化作無數小型方陣開始反攻。
羅格和塔科經剛才與戈勃特的一陣性命之搏,全身都有些虛脫。疲憊的塔科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呼地喘著粗氣。勇將們累壞,遑論帶兵追擊了,反倒是老當益壯的安多里爾體力充沛,舞動戰旗指揮著將士們銜尾反攻。
不過這些重步兵方陣移動緩慢,又要保持好攻擊陣形,很難追上蹄下生風的敵軍。
遊牧騎兵迅速前隊變後隊,前鋒變殿後,剛才的進攻部隊,此刻一邊回撤,一邊回身射箭。
距離一旦產生,相對靜態的肉搏戰變成動態的追逐戰,遊牧騎兵的騎射工夫就有了施展的空間,而猛虎軍團重步兵的裝備優勢則無法得到發揮。
步兵戰士們用盾牌裹住身子,迎著比沙塵暴還要猛烈的箭雨向前衝擊,也只能消滅少量滯後的敵騎部隊,無法追上逃逸的敵軍大部隊。
戈勃特擔心的,也是丹西所倚重的,都在於猛虎軍團左翼的三道金鉤,他們人數眾多,騎步結合,速度和攻擊力上都十分強勁。
丹西顯然仍舊有些拘泥於走廊地區的正規戰模式,認為陷身戰場的對手無法在這樣迅速的側翼橫切、陡然旋擊下逃生,而今天戈勃特卻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在臨行前給自己的老仇家上了一課。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軍事交流,也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雖然這個學習的過程有些殘忍,每上一課,都必須用海量的鮮血和屍體來繳交學費。戈勃特和丹西兩人是仇家的同時,又互相學習,互為師生。戈勃特向丹西學習農耕民族的攻堅戰、陣地戰,丹西向對手學習遊牧民族的運動戰、伏擊戰、襲擊戰等野戰戰法。
不過,儘管丹西以敵為師,並在戰後依照所學到的東西進行了多項軍事和訓練體制的改良與革新,但有一點,他一直沒有學會,那就是遊牧騎兵們的逃跑功夫。
身處無險可守的大草原,又不願建築堡壘的遊牧民族,向來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進攻時像狼一樣兇狠地撲過來,躲閃時像狐狸一樣飄忽不定,說打就打、說跑就跑,剛才還跟對手殺得難分難解,旗幟一指、號角一吹,就能轉身就跑,其逃跑能力更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望塵莫及。
這也是殘酷的物競天擇的結果,逃跑能力差、逃跑水平低的人,早就化作了草原上的肥料,不會出現在今天的戰場上。這種在非生即死的特殊生存環境下練出來的本領,丹西無論採用什麼手段,也都不可能訓練出來。
三道金鉤的右旋,需要一定的迂轉空間,這已經透過左路的猛攻開啟。同樣,儘管行動速度不慢,但在這樣寬幅的戰場上,左翼的旋擊主力止住進攻,與戰車編隊交接防禦,加上整隊集結與衝鋒,都要花一定的時間。文明世界正規軍的進攻,以陣形對疏散,以紀律抗無序,以堅硬撕裂對方防線,方能發揮自身威力。
以沃薩人為主體的蠻族殿後騎兵,其反應速度極其驚人。
當三道金鉤扎入蠻族聯軍中軍本陣時,聯軍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