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未有畫前開鼻孔 > 第1章 盤桓

第1章 盤桓(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當你看到這段話時,就是你我緣分的開始。

當你厭倦書中的文字選擇離開時,就是你我緣分的結束。

向前走,別回頭。)

天生萬物,皆有所求。自詡萬靈之長的人類,所求又是為何?

這世界上總會有人,雖身處萬物之末微,卻常思萬物之終所歸。

於是有了《周易》,這部誕生於農耕文明裡的人類智慧結晶。

作為農耕文明的資深代表——華夏文明,憑什麼可以一次次的指引和領導世界文明的發展?只要讀懂了《周易》,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還記得筆者第一次懷著敬畏的心情,從爺爺的書案旁,翻開這部群經之首時,耐著性子讀了大概三頁後。便懷著同樣敬畏的心情將它合上了。

書裡的每個字筆者都認識,遣詞造句朗朗上口,所以每句話讀者也都讀的通順。只是湊在一起到底要表達個什麼意思。憑當時筆者那尚淺的閱歷,實在是不明所以!

那時筆者十六歲,輟學在家。前途渺茫。

筆者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也是一個好高騖遠的人。用東北話說就是一個喜歡“窮折騰”的人。而每當筆者一次次折騰失敗後,面對家裡人的那句“你就不能消停點,一天天的窮折騰啥啊?”時,筆者都會底氣十足地回一句,“不窮,誰願意沒事老折騰啊!”然後繼續研究下一個可以折騰的專案。

就在這反覆折騰中,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二十年,筆者三十六歲。處於上有一老,尚無敬養之能;下有兩小,不得訓育之法的尷尬年紀時。

不免回憶起自己曾經摺騰過的那些專案,總結失敗的教訓,歸納下次成功時可以吸取的經驗。

可總結來總結去,筆者卻只是得出了一個結論。

不是我不行,而是路不平!

拋開小折騰不談,現以筆者十六歲以來幾個比較大的折騰舉例:

(注:以下內容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省略,直接從替往聖繼絕學那裡開始看。這些折騰失敗的案例,只是促使筆者去深究《周易》的源動力而已。若不是諸般不順,有誰會耐著心去看這種書呢。)

2014年4月,上證指數2026點,筆者用家裡支援的50萬創業資金入市。

2015年1月,筆者的大兒子出生。

2015年6月,上證指數從最高的517819點,回撥到最低時的384788點。賬戶上仍有三倍盈餘的筆者,在當月上證指數反彈到4000點時,融資加倉。最終那個月上證指數收在了427722。筆者賬面盈餘變成四倍。自覺是憑藉敏銳的洞察力抓住了瘋牛尾巴的筆者,開始數著日子,盤算著當賺到自己人生第一個一千萬時具體的資金分配方式。

2016年2月4日,週四,立春。兩天後除夕。急需要用錢的筆者於當日上證指數2760點左右清倉出局。當初的本金還剩18萬。

這段時間筆者學會了一個詞叫“為國護盤”。見識過大盤漲停,並在漲停的當日又經歷了大盤跌停。親身體驗了人性的貪婪,並參與了所謂的瘋狂。

此次折騰宣告失敗。

2018年6月,響應國家二胎號召,更多地也是考慮到筆者大兒子的同齡人基本上都有個兄弟姐妹,怕老大長大後需要拔筆者氧氣管時沒有個可以商量的人。筆者的第二個兒子出生。

2019年5月,經歷了三年小折騰的筆者再次有了一定積蓄,但養兩個孩子的花錢速度,遠遠超過了筆者的賺錢速度。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明天,同時也為了給這些年來一直對筆者滿懷期待的那些好朋友們一個交代。筆者靠著十幾年來的良好德行,所積攢下來的人脈,除去那些好朋友們三萬五萬湊的四十萬外,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