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5 頁)
林子軒找人瞭解了一下當下的電影行業,結合腦海裡的資料,他找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張時川。
張時川是寧波人,六歲那年父親去世,於是就來到上海投奔舅父經潤三學生意,在經潤三經營的華洋房產公司當上一名小職員。
1913年,美國商人依什爾和薩佛到上海接辦了亞細亞影戲公司。
他們很賞識張時川,就聘請他擔任顧問並主持製片業務,這一年張時川才二十一歲。
亞細亞影戲公司是中國最早的外商投資的製片機構,曾經拍攝過短片《西太后》。
公司有資金和拍攝裝置,給了張時川接觸電影拍攝的機會。
於是,張時川組建新民公司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的編劇、導演、僱用演員等工作,完成了多部短故事片的拍攝。
新民公司還創下了同演員簽定合約的先例,對演員在具體拍攝期間的要求有非常明晰的規定,具有了專業電影公司的雛形。
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膠片來源斷絕而結束攝製工作。
亞細亞影戲公司即告歇業,新民公司也隨之解體。
1916年張時川又和朋友合夥辦起了幻仙影片公司,將文明戲《黑籍冤魂》搬上了銀幕。
不過因為資金鍊斷裂,導致幻仙影片公司關門歇業。
接下來的幾年,張時川離開電影行業,做過不少工作,但都沒有起色。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正式開業,總資本500萬元,不到半年贏利達50萬元,隨後開業的幾家也獲利頗豐。
一時間,交易所的數量以月遞增。
張時川看到股票交易所的美好前景,在富商岳父“皮貨大王”何永昌的資助下,準備開辦股票交易所,命名為“大同日夜物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等待執照發放。
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
上海商界的圈子不大,林子軒找中間人約張時川見了一面,表達了想和張石川合夥開辦電影公司的想法。
林子軒以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相當於給張時川送錢。
可此時的張時川正躊躇滿志的打算進軍證券投資行業,準備大幹一場。
他連公司的地址都選好了,就在黃浦區的貴州路上。
他是個精明的商人,手上只有幾千塊的資本,卻對外宣稱募集到了30多萬的資金,以此來吸引其他人進行投資。
玩一手空手套白狼的好戲。
張時川知道林子軒是開辦銀行的,便極力鼓動林子軒把錢投入他的公司,並許諾會有豐厚的回報。
林子軒對此哭笑不得。
他對這種投機型的投資興趣不大,在腦海裡也沒有找到民國時期股票交易的資訊。
兩人各懷心思,根本談不到一起去。
林子軒頗為遺憾,不過除了張時川,他還有其他備用人選,並不著急。
誰也沒有想到,在隨後的幾個月裡,證券投資行業發生了一場金融風暴。
1921年秋冬兩季,全國許多大城市掀起了一場股票交易所的熱潮,交易所股票滿天飛。
其中,上海成立最多,竟有140多家。
一地設立這麼多交易所,其正常業務量根本不能保證,只可能專注於投機行為。
1921年底,時近年關。
一些穩健的銀行和錢莊收縮資金,進而停止房款,銀根緊缺。
一向靠借款從事股票的投機者,資金運轉不靈,頓時陷入困境,證券價格暴跌,大批交易所的信託公司紛紛倒閉。
最後,100多家交易所及信託公司關門大吉,剩下幾家有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