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當心日本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2/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加書架後,我修為穩步提升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老婆給了一巴掌,宿主說爽到了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現代高材生的古代傳奇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

①把這樣的語句稱為“交際性資訊”。

即相當於對著電話說“喂喂”,或老師對學生們說“明白了嗎”時語言所發揮的作用。它本身並不是資訊。因為它沒有內容。它是“為了確認資訊的成立而發出的資訊”。

這是為了確認溝通成立的一種訊號,比如,“我們的聯絡是否暢通?我的話語是否傳達給你了呢?”它有時被稱之為“元資訊”,有時又被叫做“為了溝通的溝通”。據我看來,故事拉開序幕之後如何很快將“交際性資訊”引入敘述性文章中,就要看作者的能耐了。

這是相當困難的。

文學並非那麼幸運的東西,只要在文章開頭輕快地招呼一聲“各位讀者”,就能立刻開啟與讀者之間的溝通頻道。必須儘量把故事寫得“很酷”。必須要用無情、現實而又斷定的語言去撰寫故事,讓任何讀者都沒有從一旁插嘴的餘地。像“攀登著山路,我這樣思索”①也好,像“木曾路整個兒都在山裡”②也好,都是不錯的開頭,總而言之,故事必須從不容分說的斷定開始。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太宰治與村上春樹(2)

然而,如果只是不容分說的斷定,那對於讀者而言,就會找不到通向故事的“登陸口岸”。讀者們的臂力還沒有強韌到能一直懸垂在“沒有登陸口岸的”文字上。所以,必須在某個地方,伸出“手”拽讀者一把。

“這個呀,其實是隻為你而寫的,你已經察覺到了吧?”

優秀的作者必然會在故事開始後不久,發出這種“私人化的”資訊。既然是“私人化的”,自然不會採取招呼“各位讀者”之類的誇張形式。這是傳送給某一特定範圍內的讀者的訊號,以至於粗心大意的讀者很容易就忽略過去。只有以這種方式傳送的資訊,才會受到讀者的追捧。

《櫻桃》的起首,太宰在開場第二個句子中就早早傳送出了把讀者捲入故事的訊號。在寫了“我著實期望大人要比小孩子顯得更重要”之後,太宰轉向讀者,徵求他們的同意。但是,他卻不像法國人那樣寫得囉裡囉唆。

僅僅只寫了“什麼呀”。

然而,就憑這個“什麼呀”,讀者就一下子被拽進了與太宰治面對面的境況中。

至於“什麼呀”究竟“意味著什麼”,既然“你”是我特意挑選的讀者,那麼就自然能夠理解。這便是太宰的言外之意。

“什麼呀”之所以成其為訊號,並不是因為讀者們懂得它的意義。(僅憑一個“什麼呀”是不可能明白的。)不,毋寧說是因為只有某類讀者才能讀懂這是訊號。他們會沉溺於這樣的幻想之中,即“唯有”能夠將它作為訊號來接收的自己,才可以作為擁有特權的讀者接近後面的文字。

若無其事,並把握住最佳時機地使用這種交際性語句——只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作家,才能在眨眼之間就將讀者吸引到故事中去。優秀的作家大都是這類“會使眼色”的伶俐之人。

村上春樹就是這種“會使眼色”的達人。我是在閱讀《尋羊冒險記》法譯本的過程中發覺這一點的。

《尋羊冒險記》的序幕是從如下這個場景拉開的:主人公從朋友那兒得知,以前的女朋友遭遇交通事故去世了。第一段便是以這樣的對話來結束的。(現在手邊沒有《尋羊冒險記》的日文原版,姑且以我從法譯本轉譯的日文為藍本進行討論。)

“會舉行葬禮吧?”我問。

“這……不知道。”他回答,“問題首先是,那孩子有傢什麼的嗎?”

空了一行之後,下一段是這樣開頭的:

她當然也有家。(Bien s?觠r;elle ###ait une maison。)

訊號就是“當然”這個詞。

從開頭到此的幾十行文字始終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極品家教顧夢兮花已謝代嫁丫鬟我的那個那個大學天使之使繼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