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第1/2 頁)
陳大郎見這門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勃然大怒,正當他要發作時,卻發覺縣衙門戶大開,劉知縣等人都走了出來。
「汝便是唐林唐進士吧?吾本就聽聞,前來就任的是個青年才俊,如今一看,果然非凡!」劉知縣迎了出來。
因為知道今天將要卸任的關係,他並沒有穿官服,而是穿了長袍,雖然遺憾自己被貶,但這三年來臨海縣稅收人口越來越少,也是屬實。
「見過劉知縣,本應早早前來交接,結果卻因一些事耽擱了,晚了一步。」
唐林朝劉知縣作揖,隨後又細細打量了一眼,這是個年近半百的中年人,留著兩撇須,對於唐林這個繼任者,頗為和善。
隨後,劉知縣帶著唐林走進縣衙,在走之前,他還要向唐林介紹縣衙各處還有日後同僚,一些文書的交接,也是極為重要的。
見唐林被劉知縣迎進縣衙後,陳大郎再怎麼蠢,也知道了這個郎君就是新任的臨海縣知縣,想起昨日同唐林說的話,陳大郎不禁雙腿發軟,暗暗祈禱唐林能看在劉知縣和父親的面子上,揭過此事。
「郎君,不知魚符和文書何在?另還需戶籍,需要核對一番。」
劉知縣從縣衙後面拿出了一封文書,而他身後的兩人,也拿出了一封,等唐林拿出魚符和文書後,三人細細比對,又仔細觀察唐林外貌,才將東西收起來。
「唐郎君竟是今科狀元,果真了得。」
劉知縣想起唐林的那封文書,不由感嘆。
而知道新任知縣來了,在縣衙門口探頭探腦的百姓聽到後,不由對新知縣更加好奇,擠在門口,伸長脖頸想要看看狀元郎的樣子。
「劉知縣過獎,也是運氣使然,殿試所做的策論得了官家青眼。」
聽到這話,劉知縣對於唐林更加重視不說,後面官吏的神色也都一變,有的喜,有的憂。
鍾縣尉年不過三十,從小就有一把子力氣,便參了軍,僥倖得了些戰功,才被朝廷分配到了臨海縣。這麼多年來,臨海縣也沒出過什麼大事,出了大事,也只會被壓下,就帶著手底下十幾個弓手混日子。
看到新任知縣,鍾縣尉就覺得這不是個好糊弄的,索性自己手底下的人,也沒犯過什麼事,只偶爾收幾個錢,應不會有什麼事。
而鄭主簿更是遇見親人了,這幾年來,他日子過的實在憋屈,真不知道為什麼劉知縣會這麼相信那些胥吏的話,導致兩人漸漸對立,自己在縣衙舉步維艱!!
「唐郎君果真才學斐然,這是鍾縣尉和鄭主簿,在縣衙待了許多年,這是陳押錄,行事頗為老道,他們家世代都在臨海縣,汝若有不懂之處,盡去問他便可。」
劉知縣一一介紹,隨後又專門指著陳押錄,介紹他手中捧著的文書,說:「這些都是這些年臨海縣百姓的戶籍文書、另還有近幾年的稅收帳目,這些素日都是陳押錄帶著人做的,汝可一觀。」
唐林看了看劉知縣,又看向陳押錄,能讓一個知縣處處為他說話,不是這個知縣特別輕信、昏庸,就是這個人有幾分本事。
言五走過去,想要從陳押錄手中接過文書、帳目,哪知,那陳押錄徑直走向唐林,說道:「請唐知縣一觀。」
唐林挑眉,也不去拿,這些帳面上的東西,他們也不會留下太多遺漏,現在看也看不出什麼,只能日後細細核對。
「言五,你先拿著,這些東西,日後吾自會同鄭主簿交流。」
「自然,這本是下官的職責。」鄭主簿回答飛快,雖然大部分事情都被陳押錄奪去了,但他是官,他們也攔不住他查閱文書。
唐林:……
這是被打壓的有多狠?這個知縣腦子壞了嗎?本來臨海縣就三個官員,結果他還同胥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