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登極大典(上)(第1/2 頁)
“什麼話?”馬皇后好奇地問。
“其實,老五也有主了。兒子想讓老五娶馮家的丫頭。還有,鄧愈家的女兒,嫁給老二或者老三做個側妃。”
馬皇后沉思片刻,突然佯怒道:“好啊!老大,你都想好了,還裝模作樣地來問為娘!”抬手便要打過去。
朱標趕緊把臉湊了上來,笑著說:“娘,娘,您別生氣。婚姻大事,當然是父母作主,兒子說不合適啊。”
高高抬起、輕輕放下,馬皇后哪裡下得去手:“行吧。與功臣之家約為婚姻,是你父皇早就有的打算,你們兄弟一個也跑不了。”
“這麼說,您是答應了?”
“我還能說什麼呢,兒大不由娘啊!”
“也不是馬上就談婚論嫁,先把婚約定下,等個兩三年再行婚禮。”
“你來安排就是。那疑慮之二呢?”馬皇后繼續問。
說到這一點,朱標收起了方才的笑模樣,突然變得很嚴肅:“疑慮二,便是對淮西和浙東文官,該如何加恩?李先生的情況與徐叔叔類似,賞無可賞,加無可加,也只能結親了。不過,李先生家只有一子,這樣的話”
“咱們家嫁女兒唄。直說就是了,非得等為娘發話啊!”馬皇后略帶怒氣地說。
“問題是,兒子不知道哪位妹妹合適?”
馬皇后想了一圈,開口道:“那就鏡靜吧,她年紀長些,過兩年便可出嫁。”
“兒子明白。那劉先生呢?兒臣覺得,晉侯爵,實至名歸。”
“當初你父皇也想如此,怎奈劉先生堅辭不受。我想還是在散官、勳級上加恩吧。”
“兒子明白。散官加一級,俸祿加一百石。”
馬皇后想了想,嘆了口氣:“隨你吧。還有嗎?”
“那個”朱標本來還想問問關於胡惟庸的事兒,可是方才提到劉基,他發現馬皇后的面色一下子就變得很差,眼下對此話題也沒了興致,“沒有了。謝母后指點。兒子吃飽了。”
“好!”馬皇后回了一個字。
從坤寧宮回到春和宮,朱標一路都在思考有關恩旨的事情。恩旨,是新任皇帝朝廷重臣的一種籠絡,也可以從中看出新的天子寵臣,代表了朝廷的風向,不得不慎重。
朱標沒有到書房,直接去找了常秀,一家三口,在院子裡聊天,伺候的宮人都給打發得遠遠的。朱標對常秀說了他對於恩旨的想法,讓她給參謀參謀。
“秀兒,感謝殿下對常家的體念。弟弟年紀輕輕,靠父蔭封公爵,難免輕狂,先前已然惹出了不少麻煩,殿下沒有深究,已是對對弟弟最大的愛護。如今若是再加恩,秀兒反倒要推辭了。”常秀輕聲說。
“秀兒能這麼想,我心裡就踏實了。”
“殿下,秀兒認為對於魏國公和韓國公,只是結親還不夠。”常秀說。
朱標問:“哦?願聞其詳。”
“結親一事,不能在大典上公開提及,加封了其他人,唯獨缺少了這兩個文武領袖,保不齊會有人浮想聯翩,以為殿下與兩位國公之間有什麼矛盾,這不利於朝局的穩定。”
“秀兒的意思是,對兩位國公還是要明旨加恩?可是已經加無可加了,否則也不會想到結親的辦法。”朱標兩手一攤。
“確實,兩位國公已位極人臣,再加恩話,就只能破例了。”
“如何破例?”
“爵位、散階、勳級皆無可加,那就在官職上想辦法吧。殿下以為,三公兼任三孤,如何?”
“三公兼三孤?”朱標唸叨著,“是個辦法。秀兒果然冰雪聰明。”
“殿下謬讚了。”
關於胡惟庸,朱標也沒有對常秀提及。胡惟庸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