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 頁)
打油詩(順口溜)的來歷及其發展
打油詩;是一種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的舊體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相傳為唐朝張打油所創,故名 。
傳說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一鳴驚人: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景,而不著一“雪”字,雪的形神卻躍然紙上。遣詞用字,十分生動、貼切、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
張打油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
打油詩說起來朗朗上口,為眾人喜愛,廣為流傳,故又名順口溜。
宋代,廣東有一為夫送飯的老婦,是個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對蘇東坡*性的戲弄,應對自如,反唇相譏,出口成詩,尤為得體。詩云:“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這首打油詩前兩句出自蘇東坡之口,後兩句為老婦人所言。當時大名鼎鼎的蘇東坡謫貶廣東後,幾乎家喻戶曉,無人不知。顯然,老婦人這兩句打油詩是針對蘇東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蘇東坡的老底、瘡疤,戳到了他的痛處。
清代有個新嫁娘,眾賓客酒足飯飽之後,開始大鬧洞房,歡聲笑語,熱浪陣陣,直至深夜,還逼新娘吟詩一首,表達新婚之夜的感受。這真是強人所難。新娘無奈,終於口占一首:“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生轟動效應。眾賓客譁然大笑,樂不可支,都說“好,好!”有的說:“新娘急了,時間寶貴!”說著乘歡而散。此詩妙在末句,雖為引語,但此時此地,別有新意,箇中奧妙,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當可神通而不可語達。
到了現代,打油詩在內容和題材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民的思想、要求和願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往往能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影子,閃現著一個時代的靈魂,故鄙人叫它做時代歌謠,《順口溜吧》()網站也因此把收集到的順口溜(打油詩)全部編錄在“時代歌謠”欄裡。
打油詩有時成為許多人諷刺取樂的工具,但打油詩的藝術風格沒有改變。
1927年以後,蔣介石建立了蔣家王朝,收羅了各路諸侯,他們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實際上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各懷鬼胎。於是魯迅先生寫了四句《南京民謠》打油詩:“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鐘,各自想拳經。”揭露國民黨的內部摩擦,對他們偽裝正經的行為進行辛辣的諷刺。格調幽默風趣,語言通俗如話,生動形象。
解放戰爭後期,著名詩人袁水拍有一首《詠國民黨紙幣》的打油詩,也很有意思。詩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記帶草紙,袋裡掏出百萬鈔,擦擦屁股滿合適。”這是對國統區通貨膨脹的幽默諷刺,反映國民黨的經濟危機和政治黑暗。語言風趣逗人,俚俗可笑。
新中國成立後,反映各個年代現實生活的打油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五十年代,有一首《幹部下鄉》打油詩:“下鄉背乾糧,幹活光脊樑。早上挑滿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幹部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吃苦耐勞的精神。
七十年代,“*”*中,許世友將軍寫了《莫猖狂》打油詩:“娘們秀才莫猖狂,三落三起理應當。誰敢殺我諸葛亮,老子還他三百槍。”矛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