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那做仿品的聽店主說話,不停的點頭。聽他們開價五千,比心理預期低多了,便答應下來,但要求至少要做到九成像。
最後,我提出來可不可以去他的作坊看看,瞭解一下玉器製作的加工過程,上課的時候可以生動一些。
那做仿品的人有點猶豫,店主馬上做說服工作,那人就答應了,說過三天再去,這三天內他集中精力做這件東西,等我去的時候差不多就做好了,有什麼問題也好當面解決。我答應了他的建議,並預付給他兩千元。
離開的時候,店主自我介紹他姓陳,那個做仿品的是一個孤兒,從小被一姓趙的玉匠收養,就隨師父姓趙,外號老繭,一來是他滿手老繭,二來也是說他木訥、老實的意思。
下計程車的時候,我給了陳老闆1000元,說取貨的時候再給他1000元,陳老闆高高興興接了,說我是個爽快人。
這三天沒事,一天去了良渚文化村,一天去遊了西湖,一天吃遍了杭州所有的小吃。
遊西湖的時候,又想念唐婉麗了,便給她打了個電話,唐婉麗初時還裝模作樣的生氣,見我態度比較誠懇,便說再給我個機會。然後就喋喋不休地講了很多泰國的趣聞,我心裡就笑了,這小妮子,其實早想我了,鱉了一肚子話,終於傾瀉出來了。
第四天,按照陳老闆的約定,我和他一起前往老繭的作坊。
老繭的作坊在一個城鄉結合部的破院子裡,陳老闆說是老繭的師父留給他的。院子不大,七零八落的堆放了許多雜物。
老繭把我倆領進工作間,裡面放置了一張車床和一架水凳以及一些罈罈罐罐,靠內牆放了兩個架子,架子上擺了許多良渚古玉的仿品,卻沒有看見我要的權杖。
老繭讓我們坐下,用疙疙瘩瘩的手倒了兩杯茶,然後望著我。
陳老闆便問給我做的東西呢?老繭說還得等會兒才能取出來,就又不吭聲了。陳老闆望向我說:“他就是這個樣子,您別介意。”我說沒關係的,有特長的人都有點古怪。
老繭卻突然開口了:“這位老闆不是說要了解制作工藝嗎?”
“是的,是的,勞煩趙師傅給介紹一下。”我立即應和,緩和尷尬局面。
“這臺機床是用來切割和對玉材進行粗加工的,水凳是用來進行精加工的,要求高的仿品,完全用老方法慢慢磨。現在市場上的仿品,大都全部用機床來加工,尺寸規整,線條筆直,比如這件琮形管,就像個五金管件一樣。”不多話的老繭,說起琢玉工藝來,忽然頭頭是道了。
“再看這一件,雖然外觀不規整,表面還坑坑窪窪的,但卻是真器的樣子,因為古人很吝嗇材料,一般捨不得切割太多,你看就連這些坑窪的地方也刻上了紋飾。”老繭繼續展示其高仿品和外面低仿品的區別,口若懸河,再也不拘謹了。
“您看這個玉面具的線條,光滑圓潤,一看就知道是管狀工具刻出來的。而真正的良渚古玉器,線條是用鯊魚牙齒刻出來的,底部尖窄,表面開闊,還有刻畫的時候全憑腕力,像這種圓形和比較長的線條,一般要幾次才可以刻完整,所以線條有明顯的交接界。”老繭一件一件的對比給我看,如數家珍。
“古玉器一般看穿孔最容易發現問題,因為古器的穿孔都是用尖錐器鑽出來的,薄器是一個一頭大一頭小的馬蹄形,厚器是一個沙漏形,或者也稱為喇叭形孔,而低仿品一般用管具一次性鑽通,口沿稍稍打磨一下,裡面卻是筆直的。”老繭開啟了話匣子,一發而不可收。
陳老闆終於忍不住了:“哪個要來聽你上課的,人家孟老師還不懂,還不趕緊拿東西來。”
“不礙事,不礙事,受益匪淺,受益匪淺。”我趕緊阻止陳老闆,老繭卻不說話了,放下手裡的物件,去裡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