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2/2 頁)
離開日本。日本國會甚至透過了一項決議案,對麥克阿瑟表示敬意和感謝,天皇裕仁也親自前來送行。據說,天皇用雙手握住麥克阿瑟的一隻手,潸然淚下。首相吉田茂則向全國廣播:&ldo;麥克阿瑟將軍為了我們國家的利益所取得的成就是歷史上的奇蹟之一。是他把我國在投降以後從混亂和衰敗之中挽救過來並把它引上了恢復和重建的道路。是他在我們社會的各個部分紮實地培育了民主精神。是他為和平解決方案鋪平了道路。受到我國全體人民最為深切的尊敬和仰慕並非偶然。&rdo;吉田茂如此頌揚麥克阿瑟,並非是虛情假意的外交辭令。幾年之後,已經卸任的吉田茂,在他的回憶錄裡依然將&ldo;對於戰敗國日本的佔領任務,主要是由美軍來執行的,而且佔領軍最高統帥是麥克阿瑟&rdo;,視為日本的幸運。
打敗了日本,佔領了日本,改造了日本,卻沒有在日本留下仇恨。在此之前的現代世界歷史中,就一個戰勝國對一個主要戰敗國的佔領而言,恐怕沒有第二個如此成功的事例。麥克阿瑟在離開日本後說過,&ldo;我們採取的管理形式是現代史上絕無僅有的&rdo;。他不是吹牛。僅就如何處置天皇一事,就足見麥克阿瑟非凡的政治智慧。剛到日本不久,有些參謀人員建議,應該把天皇傳到盟軍司令部來,以顯示權威。可麥克阿瑟拒絕了這個建議。他說:&ldo;這樣做將會傷害日本人民的感情,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折磨天皇。&rdo;他決定等天皇自己來。1945年9月27日,天皇主動求見麥克阿瑟。當時,英國、蘇聯和美國,都有不少人要求處死天皇。可麥克阿瑟認為,那樣做的結果會是&ldo;悲劇性的&rdo;。他曾告訴華盛頓方面,如果天皇被逮捕並作為戰犯審判,他和盟軍司令部將需要&ldo;一百萬增援部隊&rdo;。麥克阿瑟也沒有摧毀靖國神社。儘管這個神社的名冊裡也有那些曾與美軍廝殺時殞命的將士,其中包括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