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4/5 頁)
。 孫策說:“真是遺憾我的上將顏良、文丑還未趕到!只要有一位在場,又何懼華雄!”話音未落,臺階下突然有人大聲喊道:“小人願前去斬殺華雄,將其頭顱獻於帳下!” 眾人看去,只見此人身高九尺,鬍鬚兩尺長,眼如丹鳳,眉如臥蠶,面如重棗,聲音如巨鍾,站在帳篷前。 孫策問此人是誰。公孫瓚說:“這就是劉玄德的弟弟關羽。” 孫策問他目前的職務是什麼。一位大將軍說:“願意跟隨劉備的馬弓手。”帳篷裡,一個名叫袁術的人大聲喊道:“你算什麼,竟然敢小看我們眾多諸侯的大將軍?一個弓手而已,也敢妄言!拿兵器過來跟我打!”曹操急忙阻止他說:“請你冷靜一下,朋友。這個人既然說話很大,肯定有一身能耐;讓他上馬出戰,如果敗了,還來得及責備他。”袁紹說道:“讓一個弓手去作戰,一定會被華雄嘲笑的。”曹操回答:“這個人形象不凡,華雄又怎會知道他只是弓手呢?”關羽說:“如果我敗了,就請砍掉我的頭。”曹操讓人倒了一杯烈酒,和關羽一起喝了下去上馬。關羽說:“酒還沒喝完,我先去了。”他走出帳篷,提刀一躍上馬。眾多諸侯聽到關外有戰鼓聲響,吶喊聲震天動地,如同天崩地裂,山巒傾覆,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正在想要打聽情況時,鸞鈴響處,關羽已經將華雄的頭擲在地上。他的酒杯還沒冷。後人有詩這樣讚美他:“威震天下第一功,戰鼓聲響不停哄。雲長斬敵顯英勇,酒杯未冷華雄蓬。”曹操大為欣喜。一聲巨喝,張飛挺身而出,聲震山谷:“我哥哥斬了華雄,何必再躊躇於此,逃入關中,生擒董卓,何須再等待!”袁術怒氣沖天,厲聲反駁:“你這個縣令的手下小卒,也敢如此囂張跋扈!趕緊給我出去!”曹操卻道:“功者有賞,何必計較貴賤?”袁術便說:“既然你們只把縣令看重,那我就告退。”曹操卻勸道:“怎可因為一言而丟了大事呢?”於是讓公孫瓚帶著玄德、關羽、張飛回營。眾官紛紛散去,曹操暗中派人送去牛酒慰勞三人。
關於華雄部隊的慘敗,李肅匆忙寫信報告董卓。董卓連忙召集李儒、呂布等商議對策。李儒建議道:“現在失去了上將華雄,賊寇勢不可擋。袁紹為盟主,袁隗如今是太傅;倘若內外勾結,情況必將嚴峻。當及時處理,丞相您親自率兵,分頭剿捕。”董卓聽從建議,派遣李傕、郭汜統領五百兵士,圍攻太傅袁隗之家,老少無遺,一律誅殺,並將袁隗首級送到關前展示威嚴。
董卓隨即調集二十萬大軍,分成兩路前來:一路由李傕、郭汜領軍五萬,駐守汜水關,暫時不交戰;董卓則率領十五萬大軍,與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人守衛虎牢關。這座關就在洛陽的五十里外。卓派呂布率領三萬軍隊,在關前紮營。而卓自己則駐紮在關口。
訊息靈通的斥候立刻將情報傳到袁紹的大營中。紹召集眾人商議對策。曹操建議:“董卓正在虎牢關駐兵,阻斷我們諸侯的中路,我們現在可以集結一半兵力前去迎戰。”紹於是分派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等八路諸侯,前往虎牢關與敵軍對抗。曹操則帶領軍隊前來增援。八路諸侯各自出兵。河內太守王匡率軍率先抵達。呂布帶著三千鐵騎飛馳而來迎敵。王匡將軍佈陣待敵,在觀望之時,看到呂布殺出:他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身披紅棉百花袍,揹負獸面吞頭連環鎧甲,腰圍勒甲玲瓏獅蠻帶;手持畫戟,弓箭在側,騎著嘶風的赤兔馬:確實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詢問:“誰願出戰?”緊隨其後的一位將領,策馬挺槍衝出。匡看清,原來是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遇,不到五合,方悅被呂布一戟刺倒在馬下,隨後呂布挺戟直衝而至。匡的軍隊潰敗,四散奔逃。呂布順勢東西回沖,猶如進入無人之境。幸虧喬瑁、袁遺兩路援軍趕到,才使呂布退卻。三路諸侯都有損失,退至三十里外紮營。五路軍馬齊至之後,聚集在一處商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