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可住得下(第2/3 頁)
她也不想拘著他,左右有蘇軾和蘇轍兩個堂兄看著,總不會出什麼事。
蘇母很清楚這次兒子說是要去成都府讀書,不過是覺得成都府好玩罷了,絕不是真心想要發奮上進。可就算只是出去走走看看,結交一點志趣相投的朋友、增進一下堂兄弟們之間的感情,也是件極好的事。
自己兒子自己知道,只有他感興趣的事,他才會好好去做。別人逼著他做這做那,他只會應付了事,半點心思都不會用在上頭。
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慣不了兒子幾年了,往後兒子長大了,總是要自己立起來的。
她們得學著放手。
母子倆說完話,蘇輅才跳上車與蘇軾兄弟倆會合。
兩輛車轆轆地駛向成都府。
蘇軾最年長,到了地兒他先下車與門房說話。
門房見了蘇軾,恭恭敬敬地說道:“官人一早就吩咐下來,三位郎君請跟我們來。”
這時小翠和芸娘已經下了車,金剛把第一個大箱子搬下車,又去把第二個箱子也扛下車,把兩個壘在一起等著蘇輅的下一步指令。
門房見蘇軾揹著個包袱,還以為他們就這點行李,瞧見小翠三人後有些發愣。
蘇軾到底還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郎,注意到門房的目光後耳根有點發燙。
他們家小堂弟什麼都好,就是太嬌生慣養,吃的穿的用的都挺挑,來別人府上還把廚娘都捎上了。
這事要是擱在自家,自己也得在心裡嘀咕幾句。
蘇輅倒是泰然自若。他跟在蘇軾後頭和門房問好,接著乖巧地問道:“小翠、芸娘、金剛都是跟著我來的,不知張叔家可住得下?要是住不下,我可以讓她們在附近租個院子。”
客人來都來了,哪有讓人去外面租房住的道理?
門房忙說道:“住得下,我們這空房多著呢。”
門房領著蘇輅一行人入內,將他們引到前廳後便去與管事稟報了此事。
管事立刻讓人收拾好小翠三人的住處,儘量緊著蘇輅的房間來安排,別把人家主僕幾人分開了。
張方平白天要去前衙辦公,他妻子馬氏與幼子張恕出來迎接張方平的三個準學生。
張恕年紀與蘇軾他們相仿,正是讀書備考的年紀,與蘇軾兄弟倆自然一見如故。
他們聊得來,蘇輅這個半大小子就落單了。他沒見著張家小娘子,有點失望,只能在馬氏的熱情招呼下吃吃茶嚐嚐點心。
唉,前兩次見面果然是緣分,不知道他們的下一次緣分什麼時候才來呢?
另一邊,張方平在琢磨著外面的謠言。
最近也不知哪傳來的訊息,說是儂智高帶領的叛軍要打過來,底下的官員也聽風就是雨,緊急徵召兵卒,練弓的練弓,築城牆的築城牆,百姓苦不堪言之餘也像驚弓之鳥一樣恐慌不已,生怕真的要打起來。
儂智高這人早年想考進士,沒被錄用,自覺一腔歸順之心被辜負,對大宋心生怨恨,竟在南邊宣佈建國。
駐守南邊的官員們沒當回事,放任儂智高日益壯大,這兩年儂智高突然揮師東進,把南邊的人都打蒙了,數位守將接連跪下,南邊諸州全都拱手讓人。
還是狄青臨危受命,領兵南下,才奪回失去的城池。
只是儂智高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也不知逃去哪了。
這年頭訊息傳得慢,前線的訊息要過很久才傳到蜀地。這幾個月也不知是誰傳出的謠言,說是儂智高往蜀地這邊跑了,搞得底下各縣風聲鶴唳!
張方平走馬上任以後已經著手讓人禁絕這些謠言,抓了好幾個傳謠的人,遣返被徵調的戍卒,可惜收效甚微,底下還是人心惶惶。他已經遣人去南邊打探訊息,只等著派去的人帶著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