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時代都還沒有問世麼?該怎麼解釋……”錢惟昱腦子一下子有點大條,心中念頭急轉,想要找到一個說辭。
“嗯?沒有……钂鈀麼?《武經總……哦不孤是說,這是一種……改良自農具,類似於草叉的武器,上有三面尖刃,旁支上還有許多細齒,可能是因為脫胎於農具,所以不入流,沒有記載吧。”
好險,惶急之下差點把《武經總要》脫口而出了,也不想想那本書的編纂人員如今都還沒生出來呢。錢惟昱一邊掩飾著自己的慌亂,一邊拿過一張白紙,並且從旁邊的書辦手裡接過毛筆,在紙上隨手畫了一個類似於長了很多細齒的三叉戟之類的兵器,以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如此說來,此物的好處是既可以戳刺,又可以掃擊橫斬,有點兒像是近年來偶然改良的三尖兩刃刀——只是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用三尖兩刃刀,抑或是三尖刀的原型陌刀呢?”另一旁的林仁肇對於兵器也是比較熟悉的,一聽錢惟昱的解釋馬上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對啊……這個钂鈀看起來製造工藝也挺複雜的,砍人捅人綜合效率也沒有陌刀好,為什麼不用陌刀呢?難道是因為陌刀的用料多,材料成本貴?”
錢惟昱被林仁肇的解說和反問說得一愣,也有點不解為什麼後來的戚繼光要用钂鈀這種東西,卻不知道其實後世的戚繼光是因為明軍當中普遍裝備了飛火神鴉、火龍出水這些藥筒火箭兵器,所以需要钂鈀這種武器作為野戰時候的火箭發射支架——
就和十八世紀英國人喜歡用形似拒馬的支架上架設一排裝了藥筒的火箭,隨後點火發射製造最原始的早期火箭炮一個道理。戚繼光的戚家軍中,伙伕一般也會帶幾枚裝藥火箭,每次接戰前需要遠端發射火箭壓制敵人的時候,就會把钂鈀往沙泥地上一插隨後就可以把火箭架上去發射,三叉戟一樣的兩個凹口正好適合架設火箭。
如今五代的時候哪來的裝藥火箭?如果僅僅是為了需要一柄能夠同時高效率地兼顧捅人和砍人功能的兵刃的話,用這個時代的陌刀或者剛剛改良自陌刀的三尖刀自然是更加便捷的辦法了。錢惟昱不知道這個典故事由,但是那並不妨礙他“從諫如流”,既然反覆思忖也沒想出非用钂鈀不可的理由,那就不用好了。
“林將軍說得也是有理,此前倒是孤拘泥於古人了,既然如此,就把‘鴛鴦陣’中的钂鈀改為陌刀或者三尖刀吧,不過尺寸分量一定要保證——不知我軍中的陌刀如今形制如何?”
林仁肇聽到錢惟昱垂詢,立刻如數家珍地說道:“回稟殿下,如今我軍中的陌刀一如唐制,柄長五尺、刃長兩尺有餘,重22斤,每柄鍛造費錢30貫。三尖刀形制與陌刀類似,重19斤,刺殺效果優於陌刀,而且略微輕便,用料也比陌刀略省,只是鍛造上需要的人工更多一些。但如今倉促要用只怕籌措不到。就算全部用陌刀,如今一都人馬400組,就需要800柄陌刀,新軍全部裝備的話,就要1600柄,倉促之間,如果不削奪其他部隊的裝備的話,只怕是難以籌備齊全。不如初期訓練便不要用陌刀了。”
唐宋制一斤是十六兩,實際重量大約是後世的一斤三兩多,這些資料錢惟昱已經掌握得很熟了。心中換算了一下,就知道陌刀的分量換算到後世的度量衡大約是14公斤多、三尖兩刃刀則是12公斤。以這個時代南方人的臂力體能,用這種兵器應該比钂鈀要要難一些,不過如果使用的人不多的話,只要挑出強壯計程車兵來使用,並且加強體能訓練即可。
“這倒無妨,兵刃武備的問題,還有時間,孤自會去解決。初期的訓練,就暫時用其他刺砍咸宜的兵刃頂一下,然後便先按照這個章程細則開展吧。具體的激勵賞賜,都要按此施為。”
“謹遵殿下軍令!”林仁肇和顧長風拱了拱手,這便領命離去、籌備進一步整訓新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