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金山(第1/2 頁)
“話可不能這麼說,叔,我跟你說,咱公司可是比他的起點要高多了,咱是要資源有資源,要人才有人才,完全是守著金山沒飯吃,做起業務來不比他強得多?”秦桂梅面對熊老的質疑,此時也不再保留。
“哦,你倒是說說看,咱們公司有啥資源,有啥人才?”熊老也來了興致,乾脆搬了個凳子坐在旁邊,其他幾位老人見狀也紛紛圍過來。
“這個,資源嘛,這不就是現成的嘛。”秦桂梅接過從吳丹手裡遞過來的板凳坐下,突然反應過來自己現在是個小豆丁,坐下後氣勢上又矮了一截,忙又站了起來說道。
她以前是學校裡的教授,現在也算是做起了老行當,說起道理來也一套套的。
“哦,這個現成的,你是指哪方面呢?”老人板起臉來問道。
“我們公司初期可以設立一所以起重機、挖掘機機械培訓為基礎的技工學校,你們看,我們現在就擁有現成的教學場地和實習場地啊。”秦桂梅指了指身後的老廠技校和身邊的機器說道。
她接著說道:“咱們自己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也能看出市場的巨大潛力。眼下國內房地產市場正處於發展初期,機械裝置的購買量很大,但能夠操作和修理機械的人卻真不多,這正是我們大展拳腳的好時機。”秦桂梅甚至已經想好了廣告詞,那就是後世著名的:“**機技術哪家強,**技校找**”!
“這可行嗎?雖然我們這些人很多從小就會操作機器,但並沒有接受過專業培,都是自學成才的。”陸臨安想了一會兒,問道。
“這就還要看我們擁有的現成人才了。”秦桂梅舉起手來,指了一下面前的那些老年人。
“呦,你還打上我們的主意了,你咋知道我們願意幫忙?”熊老這時臉色也和緩了些,笑著問道。
秦桂梅注意到他說的是願意幫忙,而不是能不能幫忙,這就說明這些人中的確機器操作和修理的行家,秦桂梅聽到這裡也笑了,她反問道,“那我就要問一問你們為什麼要早退休呢?”
這話就問的很不禮貌了,但是這些人聽後竟然不覺得被冒犯。
“成立一個公司的話,恐怕靠我們自己無法獨立完成,不是嗎?”宗冉隱約感覺這個計劃似乎可行,儘管那個年輕的女孩昨天才到東城,但是她所說的卻與公司的實際情況驚人地契合。然而,決定這項計劃的操作方式顯然不是她能單獨定下來的。
“這還得看我們的領導是否願意提供支援了。”秦桂梅敢於如此說,實際上考慮到了兩個方面。首先是目前的待業職工子女數量龐大,其次是就連領導家的孩子也沒有工作。領導們會不會心急呢?如果有了機會,他們願意支援嗎?
不過,這還涉及到許多現實操作問題。首先是公司的許可證和資質問題,不過對於一個90年代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說,應該不成問題。然後是市場、資金、場地和教師資源的問題。
關於資金方面,秦桂梅其實有自己的考量。如果廠方提供支援,那將是最佳選擇;若無法支援,她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帶資入股,這樣,她就可以躺著把錢給掙了。
至於場地,勞務公司佔地充足,地理位置優越。只需稍作裝修,學習和實習場所完全能夠勝任。
在師資力量方面,既有退休師傅和職工子女可依託,只需要尋找東城本地大學合作辦學。若廠方能夠介入,將在東城樹立起巨大的影響力。
再沒有比這家勞務公司更符合這些條件的了。就市場而言,他們專業對口,客戶物件正是最大的市場——90年代房地產市場的迅猛增長造成了巨大的機械操作工和維修工缺口。如果經營得當,完全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我們也有一些缺乏技術的員工,對於這部分人又將怎麼辦?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