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開戰之前(十九)(第2/3 頁)
放棄水軍,二是在山木中安營紮寨,陸遜利用劉備的錯誤,用火攻突襲劉備大軍,劉備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夷陵之戰
一、從戰爭規模來看
官渡之戰,袁紹一方的兵力是10萬步兵加1萬騎兵,合計11萬人,戰爭結束後,袁紹只帶了800騎兵逃回北方,其餘人員全部損失。
曹操一方的兵力史書沒有記載,以當時曹操的實力來說,他拿出十萬的兵力並不是難事,曹操早在192年就收降了30萬投降的青州黃巾軍,從其中抽取了精銳組成了青州兵,再加上曹操7年來的發展,湊個10萬不是難事。
但是曹操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用來與袁紹開戰,他還要防備長江流域的劉表、劉備與孫策、孫權,以及關西地區的馬超、韓遂等軍閥,再加上守衛漢獻帝所在的許都,能夠沿著黃河上千裡來佈防的兵力最多也就是4~5萬人,這也是官渡之戰曹操一方參與兵力的估算。
這樣算起來,官渡之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是15萬。
官渡之戰袁紹有11萬兵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赤壁之戰,孫權與劉備的聯軍合計是5萬人,其中周瑜、程普各自率領人,劉備與劉琦合計2萬人。
曹操一方的兵力沒有記載,赤壁之戰時,曹軍是兵分兩路的,一路是由趙儼都督于禁、張遼、張合、李典、朱靈、路招、馮楷七路人馬從襄樊經漢水南下,按後來于禁七軍三萬人的編制,就算趙儼這一支軍隊有3萬人,這一路其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曹操就失敗了。
另一路種是由曹操親自率領,從南郡江陵城出發的,赤壁之戰就是曹操這一路參與的,周瑜曾經分析過曹操中原所有的軍隊總數量是15~16萬左右,再加上收編了荊州劉表的軍隊7~8萬,不過這只是曹操控制下的總兵力,不可能全部參戰。
以曹操的性格來看,曹操這一路的軍隊應該是曹操本部與荊州降軍各佔一半,其中荊州降軍主要是水軍,最多不過3~4萬,曹操本部差不多也是3~4萬人,合起就是6~8萬人,再加曹仁守南郡應該也有1萬兵力,所以曹操這一路的軍隊應該是7萬人左右,如果再加上趙儼那一支,合計是10萬。
赤壁之戰周瑜與劉備合兵5萬
所以,赤壁之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是15萬人,與官渡之戰相當。
漢中之戰,劉備動用了益州所有的兵力,合計約10萬人,這是益州的傾國之兵了,劉備入川時只不過帶了2萬人左右,劉璋的益州之兵總計與荊州劉表差不多,都是7~8萬人,加起來剛好10萬人,再加上後來諸葛亮、張飛等人帶進益州的部隊,合計12萬,劉備作戰後方總要防守吧,漢中之戰參戰的軍隊就是10萬人左右。
曹操這一方最初的主將一直是夏侯淵,夏侯淵鎮守漢中,一部分是曹軍本部,至少2~3萬人,一部分是張魯降軍,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數量,合起來是4~6萬人,平均算5萬人,這是最初曹軍的兵力,因為夏侯淵等人據險而守,所以儘管劉備兵多也沒佔到便宜。
後期劉備改變戰略,用計誘殺了夏侯淵,一個月後曹操率軍進入漢中,曹操帶來的軍隊至少也有5萬人,然後曹操與劉備作戰並對峙了幾個月,到最後曹操因為補給消耗巨大,於是撤退放棄了漢中,曹軍在漢中之戰投入的總兵力也是10萬人左右。
漢中之戰曹操投入約10萬兵力
這樣算起來,漢中之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是20萬人左右。
夷陵之戰,劉備出動的軍隊數量是4萬人,再加沙摩軻的蠻軍1萬人,合計5萬人參戰,這是劉備的總兵力了。而孫權撥付給陸遜的軍隊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數量,也是5萬人,夷陵之戰雙方總兵力合計1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