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 頁)
代仕林還不死心,道:“老局主,貴局乃天下第一大鏢局,連和親王爺也是知道中原七十二家鏢連盟威名的。若連盟鏢局也不敢接這趟鏢,豈不是叫那些盜匪群邪長了勢氣,叫武林正義之士心寒呀!”
李德尚心中微震,臉上卻不變色,淡然道:“咱們彼此只談生意,若扯上這些話來,豈不是牽強附會、給李某人扣了頂大帽子?我李某人率領連盟鏢局同魔教相鬥多年,又有哪個說過我李某人少了武道義?便是和親王爺對在下也是相敬有加!代師爺這話不覺重了些麼?”
李笑對代仕林道:“代師爺還是請另請高明吧!憑著你們周大人這麼多金子,還怕想不出辦法來?”
代仕林見話已至此,只得怏怏叫著從人收了金子,背了九龍冠與李德尚三人拱手辭去。
李笑待代仕林離去,道:“那九龍冠雖是少有的寶物,但也不見得保不下來!爹,孩兒可記得咱們連盟鏢局還從來都沒有不敢保的生意。若是這姓代的出去一嚷嚷,說我們連盟鏢局連一隻金冠也不敢保,豈不是弱了我們鏢局的名頭?”
李德尚微微皺了皺眉頭,道:“你還年青,一些事情是不知道的。倘若那只是一隻普通金冠,代仕林又怎會如此慎重要見了我才肯談生意?他又怎捨得拿出一百兩金子來作酬勞?你可知道一百兩金子是要別的局子掙上一兩年生意了。這東西若是能送到王府便罷,不然……”
如君道:“二叔是說途中會有人來奪這金冠?”
李德尚道:“金銀珠寶我們都保得起,也陪得起,只是這九龍冠若是出意外,那怎麼陪?”
李笑道:“難道那些傳說都是真的?真有什麼敵國寶藏?”
第五章、連盟鏢局——11
李德尚道:“這種事情本是謠傳居多,奈何世人最感興趣的就是謠傳,不過這九龍冠的傳言卻不是平常民間裡傳出來的,這都是百多年前太祖皇帝推翻前朝時從皇宮大內裡傳出來的……”李德眼神淡淡的,尚彷彿沉浸在了回憶之中,回憶著昔日自己所聽到的關於九龍冠的種種傳言。
“相傳前朝開國皇帝立國登基時,已是垂暮之年,雖領著一幫功臣打下一片花花世界,但多年來的攻城伐池、征戰沙場已讓他深感無論是那朝那代的更換,受罪最多的皆是無辜的黎民百姓同無數馬革裹屍的兵卒。這歷朝的每個王朝都來得太不容易了!這萬里江山雖是得了下來了,卻已是國庫無存、兵折將損。黎民百姓更是飽經戰亂之苦,一個個窮困潦倒,當真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李德尚悠悠的說著。
“眼前一切都已歸他所有了,那時候,他才知道一國之君是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了。同他一起征戰的功臣和他一樣都是受不住前朝壓迫才起義結兵造反的,他們都清楚百姓需要什麼。於是,整個朝庭傾其所有,引導著兵卒同百姓一起開墾種糧,變戰地為糧田。如此一來,整個朝庭雖不能說是富強了,但在短期之內,無數軍民算是勉強了活下來。朝庭儘量為百姓減負少稅,儘量少徵收百姓的錢糧,儘量多給百姓些好處。
“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個朝庭才是大家心中所想的那個朝庭,那個真正為百姓著想的朝庭!人心都是肉做的,百姓得了好處、有了實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朝庭。,朝庭要得少,百姓卻偏要多給些,大家都儘量多拿些糧食出來,說這些都是慰勞軍士的,這些都是拿來報恩的。
“其實,這世上最容易知足的就是老百姓了,最記得住恩義的也是老百姓。往往每個王朝都會有個開朝盛世,那個時候的皇帝是最懂得百姓的疾苦,也最明白該怎麼樣去迎合百姓。每一個開國皇帝幾乎都是受不了前朝種種壓迫才領著受苦的百姓一起改朝換代的。他們出生於百姓,便會為百姓著想,而百姓永遠都懂得感恩的。這也就自然形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