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定計未來路(第1/2 頁)
木千羽想到的是,最先面臨的是應該是疾病,一個是瘧疾,另外一個是瘴氣,還有個就是水土不服的問題。
瘧疾這個比較恐怖,現在是正月,按路程計算,去到南邊都快到大暑天了,那個時候就會大爆發,對了瘧疾是蚊蟲之類帶來的,加上那個時候瘴氣盛行,那就是各種疾病都會有。
如果沒有藥的話,神醫都難救,雖然以前看過電視知道是從一種叫黃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能有效治療瘧疾,中國的古代沒有萃取的技術,是直接用黃花蒿為藥材來治療的。
中國拿的第一個醫學諾貝爾獎,那個時候木千羽就特別好奇上網查詢了一下黃花蒿究竟是長什麼樣子,能記得大概,為什麼呢?有一些植物是和黃花蒿長的很像的,有可能會分辨不出來。
分辨不出來不重要,那就一種種試,最怕的是沒有,同樣是邊境,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了,不求開個金手指,也要保條小命。
瘴氣難搞,只能是儘量遠離,這個年代沒口罩,沒防毒面具,靠命硬去扛,也活不了多久。
水土不服肯定會有,這個時代應該有治水土不服的藥吧?
面對疾病,要有會治病的,要有對症的藥,還有的就是衛生問題,這個很關鍵,古代的衛生條件極其差,貧窮落後的地方吃飽都成問題,誰還跟你講衛生。
從天牢出來的遊醫到底靠不靠譜,算了,最低要求不是庸醫就行,要是倒黴的話,也只能認命,看看當地有沒有大夫之類的吧,拐都拐一個。
人有了,看看這個時代到底有什麼藥,做到心中有數,或許這個時代的古人早就開始用黃花蒿治病了,那就不用煩惱了。到時候缺藥就沿途到各個城池採購。
疾病的問題暫時想到這些,等下找那個遊醫商量一下,順便也瞭解瞭解他什麼情況,專業的問題有專業人士去處理,不過黃花蒿的事情先不要跟他說,到地方再說。
除了疾病恐怖外,糧食同樣是個關鍵問題。
每逢天下一統的時候,糧食往往很短缺。戰爭剛結束,很多地方人口還沒恢復,很多良田在戰爭期間被摧毀,或者說大家要麼在打仗,要麼在逃命,誰還不怕死在種糧,就算有,也會被徵為軍糧,優先補充軍隊,平民百姓少糧了。
南歸的會不會像自己記憶中的嶺南一樣,多山,缺少大面積的平原,形成梯田的情況,那裡有多少是良田,會不會比較貧瘠。
種田要勞動力,青壯的勞動力,有人覺得婦女一樣也可以種田啊,是可以,沒說婦女不可以種田,但種田是超級消耗體力的活,女人不佔優勢,這個或許也不一定。
不過,那裡有多少人口,那裡的人能不能自己解決糧食的問題,不用靠官府,如果要靠官府接濟,官府的糧食夠嗎?
之前瞭解的是那裡人口短缺厲害,也說明缺少勞動力,會不會都是老弱病殘,他們現在就是在等自己去搭救。
到時候要首先要實地去走訪一下,具體的瞭解情況,再進一步制定未來的治理方案。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個問題不容忽視,突出的問題不好管理,山高皇帝遠,看到自己這麼年輕會不會不服從管理,造成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一個接受現代文明教育的人,要用最直接殘暴的管理方式嗎?殺一儆百,自己能過自己那關嗎?到時候真的出現你死我活的節點,大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等下,有個問題突然想到,旭日的邊境有少數民族嗎?林州有個林海族,北原有蠻族,卻沒聽溫史禮他們提過其他的民族。
華夏大地可幾十個少數民族,基本聚居在邊境地方。古代的少數民族,可不是各民族大團結的,很多時候都是處於敵對狀態,就拿最強盛的唐朝來說,幾乎都和周邊的少數民族打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