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回家(第1/2 頁)
在周志剛拿著自己給的東西招待工友們的時候,李雲帆已經搭著便車來到鎮上,然後繼續用好煙開路,又搭上了前往重慶的便車。
同是卡車司機,又能說會道的,再加上鳳凰煙的作用,不等下車,李雲帆已經和司機稱兄道弟起來。
到了重慶,都不用去找招待所,司機直接把他帶到自己家裡,讓老婆做了兩個菜,就跟李雲帆喝了起來。
喝完就在他們家客廳支了張床睡了,第二天還帶著李雲帆找熟人幫他買了回程的火車票。
“楊哥,這次真是太謝謝你了,有機會去吉春,千萬記得找我啊!”李雲帆拉著他的手百般感謝。
“那肯定要去!現在到開車還有幾個小時,你可以到解放碑轉一轉,我還要上班,就不陪你了!”楊哥又把他送到通往解放碑的公交站臺,這才離開。
等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李雲帆還給他留了兩瓶酒,楊哥這下愈發感慨了,別看人家年紀小,這事情做得厚道啊。
昨天喝酒的時候,李雲帆已經從楊哥哪兒問到了本地類似潘經理的人物,找到人,拿出從貴州買的特產,換了重慶這邊的特產,又去解放碑打望一番,見識了下這個時代的重慶美女,這才登上了返程的火車。
上車後不久,故技重施,換到硬臥車廂躺下,盤算起這趟旅程的收穫來,先帶著吉春特產到西安倒騰一次,然後在貴州又倒騰一次,這回在重慶是第三次,等回吉春還有一次。
這就相當於一趟旅途做了四次生意,少說也是三倍的利潤,而且這還不算自己留下來的東西。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肯定不能光圖掙錢,陝西的臘牛肉、貴州的茅臺酒、重慶的涪陵榨菜,這些好東西自己也要留一些。
尤其是茅臺酒,李雲帆花了大力氣搞了兩箱66年的三大革命,這可絕對是好東西。
1966年,茅臺酒廠響應號召更換背標並加入“三大革命”字樣,貼在內銷和特供的茅臺酒瓶上,於是此種酒被稱為“三大革命”。
這個時期因為受國際封堵、國內動盪等多重因素影響,茅臺酒廠產量一降再降,因此“三大革命”茅臺整體存世量較少,加上不斷消耗,到後世已經不剩下所少了,每一瓶都彌足珍貴。
78年產的一瓶都得十萬塊往上,更何況李雲帆這兩箱還是六六年的?這要是擱到後世,換套房完全不成問題。
不過李雲帆可不打算這麼做,等到茅臺可以換房子的時候,他要是在北京沒個十來套四合院,那可真是丟盡了穿越者的臉!所以啊,這些好酒就收著自己慢慢喝吧,好東西不自己享受那豈不是太遺憾了?
這趟列車是直達的,所以不用倒車,李雲帆就晚上睡覺,白天拿出臘牛肉、榨菜和酒,滿車廂亂竄,找聊得來的乘客一起喝酒聊天,要是遇到乘務員下班休息,也喊過來一起熱鬧。
幾天幾夜的火車坐下來,酒肉消耗了不少,朋友也結識了一堆,等下車的時候,都不用去公交站臺等公交,有人直接就把李雲帆拉上了單位來接他的車,把他送到了光字片。
“秉昆,我單位和家裡的地址都寫給你了,有時間記得來喝酒啊!”臨走的時候,對方還有些捨不得呢。
這倒也不光是李雲帆能說會道的緣故,最主要還勻了他幾斤臘牛肉,雖說李雲帆也沒少收錢,可這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他花了錢還得承人家的情。
“那肯定得去啊。”說完李雲帆又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你以後想要點啥,就來找我,我給你想辦法!”
這位在政府裡面很有門路,和他維繫好關係肯定沒壞處,說不定啥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
他大老遠把李雲帆送過來,為得就是這句話,當下喜笑顏開,高高興興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