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陶俑案(二)(第2/3 頁)
朱見深頓了頓:“商學士這個問題朕可以解答,朕已經在讓人在司農寺附近建了明農司,原本過幾天和你們說一說的,今天就說吧。”
“明農司?”
“明農司是什麼,這是和六部各寺是一樣的?”
聽著官員嘰嘰喳喳,朱見深便笑了笑說道。
“明農司與其他司官職相似,主要是尋找對農事有經驗的人,經過朝廷培養。
專在司內研究糧種,肥料,農具,蟲害和田土改善。
為各地百姓每年的農耕,秋收做出對應策,他們需要田間地頭的去做記錄和研究。
種植桑,棉,果樹,養殖家禽,耕牛的培育,水澇,旱地……
所以十分辛苦,你們要做的是舉薦各地有農學經驗的人,會讀書識字的最好。
若是真才實學之人,朕會給你們政績添上一筆,升官!
但是誰要是給朕搞裙帶關係,濫竽充數,朕會根據推薦此人的府縣,找到你們論罪,到那時要的不是解釋,而是你們的腦袋。”
看著官員鴉雀無聲。
朱見深道:“明農司會在京城實踐三年,三年後若是很有政績,朕便給各府縣依次設立分司。
由兩京明農司直接與鄉縣的分司進行下令,不經過各位卿家,百姓遇到農事問題,便去自行請教司員。”
朱見深不覺得一上來直接什麼大明土地改革,那不行,雖然搬理論真的很爽很方便。
但是這是大明朝,封建王朝,連思想的土壤都沒有,百姓不識字,只想著土裡找口吃的。
跟他們說那些,百姓會覺得是天書奇談。
光是百姓沒有地,到處叛亂都弄得朝廷手足無措。
更別提你咔嚓來個土地改革,天下計程車紳和官員鐵定會比流民造反還要兇猛。
到那時,自己就是毀滅百姓,毀滅大明,尤其是官員和士紳聯合反,爆發力比百姓還厲害。
所以朱見深目前在試探,先拿自己皇莊分百姓,讓他們認識土地可種,種的糧食是他們的,但不能買賣抵押。
飢餓的人在乎飯能不能吃到,而不在乎碗是誰的,只有填飽肚子了,才會想著要很多碗。
而大明百姓,心心念唸的是能吃飽飯,吃頓白麵白米。
通這次部陽奉陰違,朱見深明白農事兒不能經過各府官員,官員是好的管理者,不是好的實行者。
關鍵是,很多事要施行實做。
不懂農桑的不行,這類人還得是從底層選拔出來,專業一套選拔,晚上特他們讀書識字,白天研究農桑的事,寫經驗著書。
去田間地頭給百姓傳授,定期到每個府縣講課,做記錄調查。
所以,建明農司就很有必要。
給三年時間來慢慢推廣,若效果十分好,那就兩京十三省縣鄉直辦分司。
百姓耕種秋收之事,兩京的明農司直接傳達各地分司。
明農司建好執行起來,朱見深也就可以放手做其他的。
給他們劃好路,古人也很聰明,順著就走下去了。
朝廷除了農,還有商,還有邊關和各種事情,不能一直盯著農事。
絲綢,瓷器到時候也可以各國換好錢,把賺錢和需要往其它國發展,不能總是大明自己內耗自己,尋找新的供養之所。
朱見深回到宮裡時,已經是夕陽西下時。
“雖說王復與此事無關,但他也有失職之錯,罰他半年俸祿。”朱見深看著彭韶,說道。
刑部尚書彭韶點頭:“陛下,曹讓和周禮與此事確有關係,臣請旨關押大牢。”
朱見深道:“準了。”
彭韶看眼朱見深,有些猶豫,不知道那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