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5 頁)
始思索書中所講述的紫氣決運功路線。
思索半響鄭文發現,此書講解的心法紫氣決果然不是什麼高明的內功心法,而是和玄心訣一樣是一種普通基礎心法,兩者之間差別倒不是很大,有很多相似之處。
但是書中所記載的心得到時給鄭文極大的提示,使鄭文解決了以前許多不明的難題,按理說這種心得在師門長輩傳授晚輩的時候自然會說明,但鄭文一直以來除在寒陰洞裡那位老者給的些許提示外一直都是自己在摸索,因此這些極為基礎的東西鄭文確茫然不知。
而在楓樹林裡一善在見識了鄭文的武功後看出他雖說招法凌厲但是明顯內功底子稍顯薄弱,因此才將這本基礎心法賜予鄭文,希望對他有所幫助。
鄭文在看了裡面的心得後,也知道了前幾次之所以在運功的時候走火入魔是因為不得要領的緣故,知道了原因事情就好半多了,鄭文首先趙到一大塊石頭將其推到洞口封住直留一個碗口大小的透氣口,以防止野獸進入,隨後又找了些草藥撒在洞口四周以防蛇蟲鼠蟻進入。
做完這些後鄭文又外出打獵準備了些乾肉,便開始封洞練功。
鄭文決定該修煉紫氣決,逼近修習紫氣決所遇到的問題大多書中自有記載,以後所面臨的問題也比較少,而且他大可在紫氣決煉至大成的時候將玄心訣在融合進來。
兩個月後,洞口的石頭忽然嘭的一聲四分五裂的向外飛去,從洞口走出一個劈頭散發的野人來,這個野人正是鄭文,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閉關就是兩個月,在此期間他就進食了不到五次,而且這五次還是因為運功遇到瓶頸的時候停下觀看秘籍而進食的。
經過兩個月的修煉,他已經完全掌握紫氣決,將全身經脈融會貫通併成功的將玄心訣融合了進來,兩種基礎心法融合到一起居然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效果,不但使他原本的氣脈得到了拓寬還使他將全身隱秘的氣脈徹底打通,而被認為武學最高境界的任督二脈也被他透過兩種心法運功路線的不同而貫通了起來,雖說沒有直接打通的厲害,但也不容小視。
鄭文相信假以時日隨著他對紫氣決和玄心訣的理解定能徹底打通任督二脈。
鄭文在出洞口之後,便拔出腰刀開始練起來,現在他內功一有小成,他現在想看看落葉刀法在融入新的內功後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果然,在內功提高之後刀法所顯示的威力也明顯提高,他現在甚至有自信能破開一善大師的護體神功,不過這個想法只是一閃即逝,一善大師一身武功深不可測目前的他還只是仰望狀態,要達到一善的境界除了本身努力外還要看自己對武功的理解,也就是悟,悟的越深武功就越高。
鄭文現在已能真氣外放,並將真氣執行之周身體外已達到護體效果,但在真氣外放的過程中鄭文發現,釋放一道真氣雖說能達到遠端傷人的效果,但是隨著距離的增加和敵手的強勁,效果也會隨之減弱,而且對自身耗費的功力也是得不償失。
因此鄭文決定,只將真氣釋放至彎刀四周以增強彎刀的殺傷力,不過這對練功者的身法和反應是一個考驗,因為對手釋放劍氣攻擊的時候你要及時躲避而且因為處在距離劣勢需要急速拉近距離,這樣似乎很難,鄭文有個膽大的想法,就是將彎刀賦予真氣以刀破開敵人攻過來的真氣。
這個方法似乎沒人使用過,因為這是個極其危險的方法,一不小心就會被劍氣所傷,好在落葉刀法的原則就是快、準、狠,想必能很容易的破開敵人攻過來的劍氣,而這個方法也成為後來落葉刀法的獨有特徵,其他門派後來自然也有效仿的,但是效果明顯不如落葉刀法。
又再山洞前修煉了兩個月,鄭文感覺以將刀法和內功徹底容在一起後便決定離開蒼茫山到南方去,他沒有回管道從重關過山,而是直接穿越整個蒼茫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