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從無到有(第2/2 頁)
個機會。
結束和曲溪的閒聊後,陸時羨回到他在這裡的宿舍。
泡了一杯濃茶放在旁邊,熟練地開啟膝上型電腦。
輸入複雜的密碼後,一個修改日期在數個月之前的檔案在桌面顯現而出。
第一排的文字顯示出這篇文件的名字,《論“司南模型”在抗病毒遺傳育種領域若干應用的設想》。
陸時羨思考片刻,將設想刪去,然後在後面加上規劃。
隨後在一大堆專業名片語成的內容前面進行補充,並明確寫下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與立場。
一般而言,陸時羨撰寫論文時,速度不算慢,甚至可以說是很快的那種,畢竟內容都在他腦海印著。
但這次從無到有,他手指在鍵盤上按按停停,敲打的速度卻慢的驚人。
忽然他好像是想到什麼,很快回到頭前,將抗病毒遺傳育種替換成了糧食安全四個大字。
陸時羨第一次以學術以外的視角來進行構思一篇文章,這篇原本綜述性論文已經慢慢變得面目全非。
“197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對糧食安全的定義是: 糧食安全從根本上指的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生活權利,即應該保證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得到未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品,它強調獲取足夠的糧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生活權利。而在1983年,這一定義被修改,為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由此得知糧食安全最開始的概念應當是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以及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都能獲得糧食。因此糧食不僅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也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
“在上層重視以及老一輩科學家辛勤研究下,我國糧食雖然連年豐收,但在巨大人口基數下,我們既是生產大國也是進口大國。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常常致力用雜交方式篩選出優秀性狀集合的高產品種,從而來提高糧食產量,並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氣溫升高的同時,也會對病原體的繁殖產生影響,加劇病蟲害的流行。目前也存在生產成本、農藥殘留以及生態汙染等相關問題。而在去年,我國的主要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吃得飽,也要吃得好,吃的健康"
“可以預見的是植物抗病毒遺傳育種”
:()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