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父親上前,輕輕握住葉帥的手,眼淚汪汪。後來父親對我說,當他握著葉帥的手時,感到葉帥的手在一點一點地用力,想緊緊地握著他。昏迷中的、已經切開了氣管的葉帥居然緩緩睜開了眼睛,他與父親的目光相遇了。兩位老戰友就這樣久久地握著手,一言不發,默默地交流。似乎都能意識到,這是永別。
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回到家裡,父親好幾天情緒低落,吃的也少。後來,一個小護士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他逗樂。他一笑,大家的心裡才踏實。
父親反覆幾次給我講,他和葉帥握手時,葉帥雖不能說話了,但他的胸脯一挺一挺的,好像很激動的樣子。
大約是1989年上半年,&ldo;子弟兵的母親&rdo;戎冠秀病重,住進石家莊白求恩和平醫院。訊息傳來,父親心情沉重,他派人到病床前慰問,送去他精心挑選的各種慰問品,還獻上一束&ldo;勿忘我&rdo;鮮花。8月13日,父親接到中共平山縣委發來的唁電,得知戎冠秀去世了。他當時坐在輪椅上,聞之一驚,痛心地拍了一下輪椅的扶手,這是他激動時的一個習慣動作。沉默了兩三分鐘後,他讓秘書起草一份電報,發往河北省委、平山縣委,接著口述了電文的大致內容。
當晚,得知電報已經發走,父親向我們回憶起當年在晉察冀戎冠秀擁軍的感人事跡。在抗戰最艱難的歲月裡,戎冠秀自己吃糠咽菜,每日為子弟兵節省一把米,又親自把節省下的小米送到前線。她節省下一尺尺粗布,並組織下盤松(村名)的婦女,做下一雙雙軍鞋,送給子弟兵。她掩護傷員,經受了千難萬險。她照顧重傷員,沒有吃的,將自己的奶水擠盡,口對口餵給昏迷的戰士,傷員痊癒之後,叫她一聲媽媽,她說:俺承擔不起,這是俺該做的。兒子長大了,她二話不說,送到前線……為此她受到晉察冀軍區的獎勵,父親高度讚揚她,使她成為晉察冀子弟兵的母親。
1991年2月,著名擁軍模範莊印芳,代表徐州老區的人民來看望父親。父親對她說:&ldo;你在徐州,還不忘正在病中的一個老兵,我很感激你。我們過去有個戎冠秀,我以我的名義發布命令,稱她為人民子弟兵的母親。所謂母親,對自己的子女是最關懷的。所以,我也稱你為人民子弟兵的母親,你願意嗎?&rdo;
莊印芳回答說:&ldo;願意,這是最光榮的稱號。&rdo;
父親點點頭,說:&ldo;母親最關懷自己的子女……戎冠秀同志兩年前已經去世了,我很懷念她。&rdo;
大約在他90歲那年,有一天工作人員幫他整理儲藏室的物品‐‐順便說一句,他有幾個戰爭年代的彈藥箱子,他像寶貝似的捨不得丟,裡面裝著他的部分物品‐‐工作人員找出一個菸灰缸,外形比較奇特,不像是中國貨。他想起了,那是五十年代訪問東歐時,外國人送給他的,他不吸菸,一放就是40多年。工作人員問怎麼處理這個菸灰缸,他愣了愣,突然說:&ldo;送給小平吧。&rdo;
工作人員只好給鄧家送去了。過了幾天,鄧辦的主任王瑞林還專門打來電話:請轉告聶帥,小平同志用得很好。
一個菸灰缸,又讓他惦記起了小平叔叔。
1992年2月下旬,離他去世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又惦念起彭真的病情,要秘書打電話給他夫人張潔清,請她向彭真表示問候,並轉達以下的話,大致說‐‐ 行將歸去,別情依依(3)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大革命時期參加革命的黨內領導人健在的,只有四五個了,請多保重,不能走時不要勉強,